三国艺苑
www.sanguocn.com
4
是有意识地去争取, 那简直是天方夜谭, 因为很少有人敢出卖自己的主人?
《三国演义》第四十三回《诸葛亮舌战群儒》一节中,诸葛亮同样是
孤身来到江东,面对以张昭为首的“主降派”轮番攻击,总是从容对付,
可谓兵来将挡,游刃有余。固然是因为诸葛亮智高一筹,但是其之所以能
如此气势恢宏, 除了其口才一流外, 还有一个重要因素, 那就是他有 “援” 。
文官方面有鲁肃,武将方面有以黄盖为首的众将领。诸葛亮此番来到江东
劝说孙权与刘备一道共抗曹操,这关系到东吴的生死存亡。说得好,孙刘
联合共抗曹操;说得不好,孙权不但不会与刘备联合,更有可能一怒之下,
杀了诸葛亮,投降曹操。鲁肃自诸葛亮踏上东吴土地始,便一直关心诸葛
亮的安危,其不下数次地说: “先生见孙将军,切不可实言曹操兵多将广。 ”
(见第 43 回)但诸葛亮用激将法,终于使孙权表态,决心联合刘备,共同
抗曹。但当张昭等人又劝说孙权请降时,鲁肃便与诸葛亮站在一个立场上,
力排众议,坚定抗曹决心;后当周瑜意识到诸葛亮计高一筹,连夜请鲁肃
入帐,言欲杀孔明之事,鲁肃曰: “不可,今曹贼未破,先杀贤士,是自去
其助也。 ”可以说诸葛亮孤身来到江东,既没有带宝马也没有带金珠,但其
拥有了最大的优势,争取到对方阵营里举足轻重的人物的援助,真可谓一
本万利。
而蒋干来到江东,既没有想到带上金银美玉来贿赂孙权身边的文臣武
将,也没有事先与东吴方的“主降派”取得联系,争取外援,其不败都难。
如果他在周瑜决战之心已定的情况下,真想鼓动自己的三寸不烂之舌作一
点说降尝试,那么其不如暗中交结张昭,让其联合更的人多在孙权面前策
反,然后在群英会上不惧生死,抓住机会,挑起东吴主战派与主降派之间
打分:
0 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