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艺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一键登录:

尘故庵藏《三国演义》版本述略
(0 次评价)4985 人阅读0 次下载
5 正本为 20 幅,非雍正本则为 240 幅。可见这是两个外观上差别较大的版本 系统。至于二者孰先孰后,我则比较倾向于翼圣堂本可能在先。理由是两 个非雍正刊本虽然均无年代题款,但据《中国版刻综录》 ,两衡堂曾于康熙 四十七年(1708)刊印过《明文得》 ,金陵翼圣堂则曾于康熙十年(1671) 刊刻过李渔所辑《四六初征》十六卷,这个时间大大早于两衡堂本。此外, 翼圣堂还刊印过李渔的名著《闲情偶寄》十六卷。可见翼圣堂应该是专门 从事李渔论著刻印的书坊。据此可以推测,翼圣堂本有可能是李笠翁评本 的最早刊本。如果是这样的话,那么雍正刊李渔评本没有标明“第一才子 书”字样的理由也就好解释了。那是因为当毛评本在社会上普遍流行后, 人们已经把李笠翁评本中的“第一才子书”字样借给了毛评本,而一般读 者反而不知道“第一才子书”的原版拥有者是李渔评本(6) 。雍正刊本恰 好是这个历史现象的一个见证。 《铜板全像第一才子书》 全本 20 册,清聚盛堂刊本。半页 10 行,行 25 字,版框高 13.4 厘米, 宽 9.8 厘米,绵纸,白口,单尾,版心上题“第一才子书” 。封面上横题 “同治二年初刊” ,下竖题“毛声山批点三国志, ,铜板全像第一才子书/ 圣叹外书/聚盛堂梓” 。前有二序,一为伪托金圣叹顺治甲申(1644)序, 二为咸丰七年(1857)勾吴清溪居士序。卷首有凡例、总目、读法。图 40 页,图终署“壬子仲冬虞山袁鹤写图” 。正文六十卷一百二十回。 从版本系统上看,此本属于上田望教授所指出的第一种类型,即六十 卷本。这是毛本中流传最广,数量最多的版本。可是上田望先生《毛本目 录》所收录的 53 种六十卷本中,竟然没有“聚盛堂”本,可见此本比较罕

打分:

0 星

用户评论:

三国艺苑
于 2017-07-03 上传
畅读榜

小黑屋|三国艺苑 ( 鲁ICP备2025160554号

鲁公网安备 37132702371524号

GMT+8, 2025-5-10 17:14 , Processed in 0.817608 second(s), 2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