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艺苑
www.sanguocn.com
7
议方面的内容还不限于本传。例如《蜀书·先主传评》赞扬刘备托孤于诸
葛亮成就了“君臣之至公,古今之盛轨”的美谈,这就在无形中反射魏明
帝托孤于司马懿却成了魏室禅晋的滥觞。 寄情于论, 寓论于情, 《诸葛亮传》
最为显著。
魏明帝时代的元老常林,官至九卿,当朝廷要任命他为三公的时候,
他坚辞不就,并称病退休, 《魏书·常林传评》云: “林能不系心三司,美
矣哉! ” “美矣哉”一句,实际上跟《魏志·徐邈传》中的一段遥相呼应:
“为光禄大夫,数岁,即拜司空,邈叹曰: ‘三公,论道之官,无其人则缺,
岂可以老病忝之哉! ’遂固辞不受。 ”有美就有丑,所以《魏书·韩暨高柔
评》云: “及暨年过八十,起家就列;柔保官二十年,元老终位:比之徐邈、
常林,于兹为疚矣! ”不贪图进位升官,不屑于尸位素餐,在陈寿看来是清
公高尚的美德;形同摆设、无所作为地赖在高位上至死方休,是思想境界
低下的表现,所以陈寿给予了无情的批评。
对于被曹操、曹丕故意枉杀的崔琰和鲍勋,陈寿在《魏书·崔鲍传评》
中表示无限惋惜: “崔琰高格最优,鲍勋秉正无亏,而皆不免其身,惜哉! ”
既然崔鲍之死令人痛惜,那么二曹的行为只能解释为暴虐了。在这里, “惜
哉”二字所蕴涵的爱憎之情是不言而喻的。
陈寿最痛恨的人物是残民以逞的吴主孙晧。鉴于孙晧降晋后被封为归
命侯, 《吴书·孙晧传评》公然提出了异议,认为孙晧应当判处死刑,并公
开执行: “晧之淫刑所滥,陨毙流黜者盖不可胜数。是以群下人人惴恐,皆
日日以冀,朝不谋夕……晧凶顽,肆行残暴:忠谏者诛,谗谀者进;虐用
其民,穷淫极侈。宜腰首分离,以谢百姓! ”这段文字夹叙夹议,笔者怒不
打分:
0 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