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艺苑
www.sanguocn.com
6
鲁阳,城廓宫室,钱粮民物,足可备矣,可幸銮舆” ,正合献帝之意,解了
朝廷之危。况且首倡徙驾迁都者,并非曹操,而是董昭、荀彧等大臣、谋
士。曹操不过是在他们多次劝说下,由疑而“决” , “决”而遂行的。毛宗
岗妄言迁都之策“非为朝廷,专为曹操” ,说“操之迁帝许都,与卓之迁帝
长安,傕、汜之迁帝坞,无以异也” ,不过是用一种主观臆断的“奸绝”偏
见,来硬套此时的曹操罢了。
移驾许都后,曹操位高忘义,权欲薰心, “自封为大将军、武平侯” ,
出入朝廷 “长带铁甲军马数百” , “朝中大臣有事先禀曹操, 然后方奏天子” ,
一切 “赏功罚罪,并听曹操处置” , 把自己推到了众矢之的的位置。 而君臣、
上下、左右、朝野的不满,又促使他把一切聪明才智都用作保护自己、战
胜对手的精神武器,从而使奸、谲、暴逐渐上升为他性格中的主导因素。
但是,这只是就曹操性格运动在移驾幸许都以后的大致趋势而言的。如果
深入到作品实际中加以具体考察,我们则会看到移驾许都后不同时期曹操
性格的一些更为复杂的动态组合情况。
赤壁之战前,曹操身受来自三个方面的压力。对来自皇帝及保皇大臣
们的威胁,曹操起初虽有疑虑,但无实据。当他察觉“众皆”不满,发现
皇帝与董承密谋害己,搜出衣带诏后,便立即产生“诛其君而吊其民,择
有德者而立之”的想法。后虽因谋士劝阻,没有付诸行动,但却杀了一批
密谋害己的保皇大臣,并明确宣布: “但有外戚内族,不曾禀奉于吾,辄入
宫门者,腰斩之。守御不严者,罪同。 ”从这以后,汉献帝便成了一个傀儡,
曹操对他确实再也无忠心可言。曹操与袁绍、袁术、孙策、孙权、吕布、
刘备等人之间的矛盾斗争,表面也象忠奸矛盾,因为曹操“挟天子以令诸
打分:
0 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