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艺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一键登录:

版本不同 实质未变——也谈罗、毛本中曹操形象的基本倾向
(0 次评价)8273 人阅读0 次下载
三国艺苑 www.sanguocn.com 6 雄,是对其性格特征的高度概括。而罗贯中所认识和所要表现的曹操,是 在汉末天下大乱、群雄角逐中的曹操。虽然在作品中并没有抹煞其作为能 臣的某些因素, 但其性格的主导面是典型的奸雄性格。 从罗贯中体现在 《三 国志通俗演义》中的主要观点来看,所谓奸雄与能臣的区别,在论理价值 观念上是着重于看其是否维护汉王朝的正统地位。对其“能”与“奸”的 具体描写,也以此为标准而呈现出阶段性特点。大致地说,罗本中的曹操, 是被作者置于两个价值系统的对比中来完成的。一是在汉末分崩离析的政 局中,以参与镇压黄巾起义、谋诛阉竖、兴兵讨伐董卓等事件为线索,构 成了曹操与十常侍、董卓、吕布、李榷、郭汜等人的对比。在这一对比中, 曹操是以剿戮黄巾军和讨伐“迁天子,徙百姓”的乱臣董卓等和以维护汉 王朝统治的功臣的身份出现于作者笔下的。以此为基点,又有曹操与袁绍、 公孙缵、 孙坚等属于阶段性同路人之间的对比,在这一对比中, 他是以“胆 量过人,机谋出众,笑齐桓、晋文无匡扶之才,论赵高、王莽少纵横之策。 用兵仿佛孙吴,胸内暗藏韬略”的具有两重性的杰出人物的身份出现的。 在这一由两方面的对比所组成的价值系统中,作者对曹操虽非没有微词, 但总的倾向是褒扬多于贬抑的。当纷纷攘攘的群雄角逐局面逐渐走向三国 鼎立之势的时候,曹操也被逐渐拉入了另一价值对比系统之中,那就是与 孙权、刘备特别是与刘备的对比。在这一对比中,才能的对比仍是重要因 素,但已不存在前一对比中的那种巨大反差,而是构成了一种等量级的对 比,这正如卷五“青梅煮酒论英雄”中,曹操在批倒天下英雄豪杰之后对 刘备所说的那样: “方今天下,惟使君与操耳。 ”针对两人在这一轮攻心战 中的智能较量,作者议论说: “曹操虽奸雄,又被玄德瞒过。 ”在这一价值

打分:

0 星

用户评论:

三国艺苑
于 2017-07-03 上传
畅读榜

小黑屋|三国艺苑 ( 鲁ICP备2025160554号

鲁公网安备 37132702371524号

GMT+8, 2025-5-15 16:59 , Processed in 0.836853 second(s), 2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