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艺苑
www.sanguocn.com
5
这使人对此书的性质产生了怀疑。有人认为此书是说话人的脚本提纲,但
其中描写详尽的部分已不是简单的提纲。有人认为现在看到的《三国志平
话》是个删节本,当时应该还存在一个更详尽的繁本。如果是这样,那么
它的性质就不应该是说话人的脚本提纲,而是一部供人阅读的普及读物。
平话的结构不匀称,可以有两种解释,一是此本是从繁本删节而来,删节
的程度不一样,形成了详略不平衡的现象。一是此本原是简略的提纲,后
来有人,也可能是出版商在刊刻时为了吸引读者而增加了某些情节。从文
本作分析,似乎前一种可能性大些。如果某些情节是增添上去的,即使再
仓促马虎,也不会产生上面所说的那么多漏洞。如果说是删节者比较草率,
在删改时没有考虑到情节的呼应和衔接,这样的可能性更大些。然而,现
在的《三国志平话》似乎也不是某一个本子的直接删节。全书的文字风格
并不统一,有些地方顺畅些,有些地方扞格不通。其中穿插的诗词不多,
各卷分布的密度不同,毫无规律性。卷上插入了 5 首诗,还有几条两句相
对类似于诗的文字。卷中插入了 14 首诗没有两句相对的诗;卷下插入了 9
首诗,也没有两句相对的诗句。特别要提及的是,卷下在三出歧山中插入
了一首[锺(中)吕女冠子]的似词似曲的韵文。[女冠子]本是词牌,
散曲仅见马致远一套残曲,入黄钟宫而非中吕宫。像这样似词似曲的作品,
在金末却有不少,元好问的[骤雨打新荷]、刘秉中的[干荷叶]都如此。
这似乎也可以作为推测《三国志平话》成书年代的一个佐证。卷下也没有
两句相对的诗句。综观《三国志平话》全书结构失衡,文字风格有异,体
例也不统一,故此书很可能是以不同的本子拼凑而成。这些本子,有的是
情节详细的“繁本”,有的是简略的提纲。
打分:
0 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