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艺苑
www.sanguocn.com
11
很平常的事, 《三国演义》虽然是以“忠”和“义”为本的一部影响非常大
的历史小说,而且作者(们)不似索佛克利斯或是莎士比亚,想来无意把《三
国演义》当作一个悲剧来处理。可是一部文学作品常常包含有很多涵义、
解释的可能。本篇以古典希腊悲剧及黑格尔的悲剧概念来讨论《三国演义》
是在发掘这部具有广大影响力的古典中国小说的悲剧特质,解释《三国演
义》是一部有深刻意义的悲剧文学作品。在刘备、关、张、姜维这些主要
悲剧角色里,诸葛孔明更是具有悲剧英雄的复杂而有深度的品质。因为他
相别于司马徽和崔州平等人物,有意识地、有目的地在“忠”和“义”的
道德原则下选择了“失败” 。
孔明在“后出师表”陈述第二次出师北伐说:“以先帝之明,量臣之才,
故知臣伐贼,才弱敌强也。然不伐贼,王业亦亡。惟坐而待亡,孰与伐之?”
不能认为是孔明的自我谦虚“才弱” ,而是他了解以“人和”向“天意”对
抗的悬殊,加以司马懿出掌魏国军事大权,大为增加孔明在《三国演义》
里的“大惊”和“大怒”的次数。与其坐而待亡,出师伐魏,也许有侥幸
的可能。这是一个未知数。所以孔明以“凡事如是,难可逆见。臣鞠躬尽
瘁,死而后已;至于成败利钝,非臣之明所能逆睹也。 ”(第九十七回)。这是
一个动人的悲剧性的自我表白。由此可从另一个角度看,孔明的先知增强
了《三国演义》的“天意”悲剧的主题,也多少加添了“知其不可为而为
之”的与天意相违的悲剧旁证。
依底泼斯王和他的父母莱兀斯王和王后优卡丝塔、神话里的阿克立苏
思王、他的女儿丹娜和他的“半神”的孙子裴尔速斯都无法躲避命运的悲
剧的预告,没有任何选择的可能。因为他们没有选择的余地。 《三国演义》
打分:
0 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