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艺苑
www.sanguocn.com
2
赤壁之战为何周瑜敢打,而且能赢,这跟周瑜具有英雄之志大有关系。战
前周瑜对敌我双方将帅关系的了解可谓了如指掌,对己方团结一致共同抗
敌很有信心,对离间敌方将帅关系、瓦解对方战斗实力也很有决心。 《群英
会蒋干中计》一文在刻画周瑜时,是怎样凸现周瑜的英雄之志的呢?
周瑜与众将领之间可谓同心同德,同仇敌忾。但这种局面是怎样形成
的呢?一方面,周瑜在武将面前勇敢善战,指挥若定。且看三江口与曹操
初战,他以甘宁为先锋,韩当等将领为左右冀,自己作接应。甘宁身先士
卒,首先射倒蔡瑁之弟蔡醺,左右冀一起冲锋陷阵,虽说兵力严重少于对
手,但是士气绝不输于对手。另一方面,周瑜在文官面前充分抓住蒋干前
来游说之机,通过拒绝蒋干的劝降来断绝那些有降意之人的念头。他说:
“假使苏秦、张仪、陆贾、郦生复出,口似悬河,舌如利刃,安能动我心
哉?”这句话既是说给蒋干听的,又是说给主降派听的。这足见周瑜主战
思想意志之坚,决心之大。东吴一方帅将之间的关系最终达成了高度的默
契,破敌只是早晚之事。
而曹操与降将———水军都督蔡瑁、 张允两人之间的关系却油水不溶,
若即若离。曹操在三江口水战的失利加之被周瑜偷窥水寨,心里很是不快。
但是一个极会审时度势的曹操为何会轻信一个极不起眼的谋士蒋干之语从
而认为可以达到“不战而屈人之兵”的目的呢?除了曹操自认为其实力大
大强于东吴, 能够威慑对方 (赤壁之战前曹操曾下战书云: “今统雄兵百万,
上将千员,欲与将军会猎于江夏,共伐刘备。 ”见陕西旅游出版社《三国演
义》第 43 回)外,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原因,那就是他对新降的水军都督蔡
瑁、张充没有足够的信任。曹操初到三江口就遭败仗,他不分析战败的原
打分:
0 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