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对周明泰《三 国志世系表》的补订
。
陶氏还有《三
国吴兵考》
、
《评金
兆丰著<三国 疆域志)》
、
《 <三国
志)篇目考》
、
《世传诸葛亮<后 出师表夕辫正》 等关于
《三国志》的论 述
。
其中《评金兆丰 著(三国瞪域
志>》刊布于193 6年
12月3
卷4期的《图书季刊》
,
《世传诸葛亮<后
出师表>辫正》刊布于《经世季刊》2
卷2期
。
公元19 09年清宣统元年
白寿彝先生诞生
。
案
:
白先生为当代著名史学家
。
他认为
“
《三 国
志》
,
以传 纪的形式写 出三国发端
、发展及结
束的过
程
,
很有独到的地方
”。
他 在许 多阐述中都有关于
《三国志》方面 的论述
,
并 1 96 4年
6月
1 8
日在《文
汇报》上
,
发表了《读<三国志)札记)一 文
。
(续 完 )
(作者简介
:
吕美泉
,
现 为吉林省教育学院政史系中古史教研室 主任
、
副教授
。
长卷1 300 22 )责任编样倪军民
(上接第6 7
页)用写作理论 会越来越重视
,
因为应
用文在社会生 活中使用 得更多
。
比方说
,
过去 的公
文 写作
,
会不会写都可蒙混过关
,
只要歌功颂德
、领
导喜欢就行
,
不管它有用还是没 用
。
现在 就不行
了
,
写作公文要讲求实事求是
,
要符合党的路线
、方
针
、政策
,
要 论之有理
,
要言之有物
,
要
“
有甩
”,
不
然
,
你写的东西就过不了关
。
过去
,
人们不知道广告词为何物
,
可是
,
随着市
场经济的发展
,
产品需要宣传
、销售,
广告词就非写
不 可 了
。
广 告词虽然三言两语
,
但要 达 到以少 胜
多
,
真正 写好却不容易
,
这需要 写作理论的 指 导和
保证
。
哪一方面 对社会生 活有 用
,
写作学就要随之
向哪 一方面 发展
。
当然
,
并不 是说只有研究 应用 文体才有用
,
研
究文 学 文体
、理论
文体就没用
,
而是说
,
写作学在今
后的发展 过程中
,
是要朝着有用的方向发展
。
写作学的发展趋势之三是
“学术性”。
作为一门学 问
,
它首先 要具有科学性
,
能揭示
出某一事物本 质
,
指出其发展的规律
。
如果 光有
“
学 问
”而
没有
“学术性”,
是不能称其为学问 的
。
目前
,
研究写作学的 人数众 多
,
这是一 种可喜
的现象
。
一 些专家
、
学者写出了一 些很好 的写作学
专著
、写
作学教 材
,
这是值得充分肯定的
。
但是
,
一
些资浅的研究者
,
其研究 写作学的论文
、
论著
、
教
材
,
学术含量 过低
,
缺少新 的见 解和新的发现
。
对
所持观点论据不足
,
论证不透
,
带有一定的模糊 性
和差错性
,
对读者造成一定的误导
,
这 是有 害于写
作学的健康发展的
。
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
,
一 是研
究者知识底蕴浅 薄
,
不能把握写作学的实质
,
凭直
感经验论述写作学
,
缺乏深层的理 性的 分析和 归
纳
,
造成了理论 概括的偏颇
。
二是研究者出于某种
个人利益
,
或评职用文章
、
或晋级 用专著
,
或挣钱卖
教材
,
急匆匆搜罗一堆材 料就撰文著书
,
结果是观
点陈旧
,
材料不准
,
说理不明
,
结论失偏
。
21世纪的写作学研究
,
将会以开放的 观念
,
对
写作学进行宏 观的把握
、
微观 的 透析
,
除了研究写
作主体的写作思想
、
写作行为的内在 规律
、写
作理
论形成 的外部影响外
,
还要研究与写作学有联系的
其它学科的研究方法
,
进而学习借鉴其精华
,
构建
写作学自身的理 论原则
、
操行规范
、学科体
系
,
使其
具有较高的学术性
。
(作者简介
:
姜志军黑龙江省呼 兰师专学报主编
、
教授邮编
:
巧05 00 )
责任编挥卞 实
7 7
打分:
0 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