绍书
“砖
穆
”
就取义于《 诗
0
周颂
。维
天之命》的主题思想
,
是对《维天之命》主题思想的概括
。
?二 !有些雅言词的原典义
,
是原典全句大意的隐括
,
请看
“
匪躬
”
、
“
彼其
”二
例
1
“
匪躬
”
见《魏志
0
辛毗传冲
1
“
辛毗
、
杨阜
,
刚亮公直
,
正谏匪躬
,
亚乎汲黯之高风焉
。”
从随
文释义的角度看
,
读者对其中
“
匪躬
”
不难按字面理解成
“
不顾个人安危
”
?见湖南师范大学出
版社? ?三国志今注今译 》!
,
而 且 这种理解也确实合乎文 义
。
但是
,
如果要 全 面 了解其词 义 和用
法
,
就必须寻求《周易
,
赛》
“
王臣赛赛
,
匪躬之故
”
的原典义
,
明白了原典的意思是帝王的臣子
忠于职守
,
不 因为个人利益 而不顾君 主
,
也就可以推知《魏志》评语的
“
匪躬
”
不 是一般意义上的
“不
顾个人安危
”
,
它特指在朝的大臣对君 主忠心耿耿
,
具有忘我的精神
。
“
彼其
”
见《魏志
0
陈思王传》载曹植求 自试疏
1
“
将挂风 人彼其之讥
。”
由于这个 词取 义 于
《 诗
0
曹风
,
候人》
1
“
彼其之子
,
不称其服
。”
郑玄笺
1
“
不称者
,
言德薄而服尊
。”
所以它不仅因
“不
称其服
”
而表示 不称其职
,
还包含传世的经典释义
1
不称职的原因是
“
德薄
”。
?三 !有些雅言词
,
是 原典中通俗词语的借代
,
除了前面提到的
“友
于
”
、
“孔
怀
”
等等
,
下 面
再请看
“
色斯
”
、
“枢机”。
“
色斯
”见
《魏志
0
崔淡传》 载玫谏世子书
1
“
袁族富强
,
公子宽放
,
盘游滋侈
,
义声不闻
,
哲人
君 子
,
俄有色斯之 志
。 ”
由于这个雅言词 取 义于《论语
0
乡党》
1
“
色斯 举矣
,
翔而 后集
。”
马融注
1
“
见颜色不善则去之
。”
所以它不但因原典的
“举
矣
”
而表示引退或归隐
,
还含有贤哲
“
见颜色不
善则去之
”
的特定意义
。
“
枢机
”
见《蜀志
。
来敏传》
1“
时孟光亦以枢机 不慎
,
议论干时
,
然犹愈于敏
。”
它取义 于《周
易
,
系辞》
1
“
言行
,
君 子之枢机
。”
这个雅言词本指君子之言行
,
这里偏指君 子的言论
。
?四!有些雅言词 的词 义
,
是 原典义 的正面发挥
。
例如
“
堂构
”
、“
析薪
”。
“
堂构
”
在《三 国志狸有两个义项
1
一
,
父亲的遗业
,
如《吴 志
0
朱治吕范传冲
1
“
朱治
、
吕范
以 旧 臣任用
,
朱然
、
朱桓以勇烈著闻
,
吕据
、
朱异
、
施绩咸有将领之才
,
克绍堂构
。”
二
,
能继 承父
业
,
如《魏 志
0
刘皮传》注引《澳别传》载谢刘表笺
1
“
考匆 孤德陨命
,
精诚不遂
。兄 望 之见
礼在
昔
,
既无 堂构昭前之绩
,
中规不密
,
用 坠祸辟
。”
这 两个义项都是原典义 的引申
,
《书
0
大浩》云
1
“
若考作室
,
既底法
,
厥 子乃弗肯堂
,
划肯构2
”
旧题孔安国传云
1
“
以作室喻治政也
。
父以致法
,
子乃不肯为堂 基
,
况肯构立 屋乎2
”
原典的意思是儿子 不肯执行父亲的造 屋计划
,
而雅言词则
从
“
肯堂
”
、
“
肯构
”
中提取出
“
堂构
”
,
表示
“
父 亲的遗业
”
或
“
能继承 父业
”
的意 思
。
“
析薪
”
也指继 承 父业
,
则
魏志
,
王朗传 》评
1
“
王朗文博 富赡 魏氏初柞
,
肇登三司
,
盛
矣夫Α王肃亮直多闻
,
能析薪哉Α
”
这个复合词取材刊左传
,
昭公七年》载子产语
1
“
古人有言
曰
1
‘
其父析薪
,
其子弗克负荷
。
”
,
原典的意思 是父亲劈好了木柴
,
而 儿子却没有负荷的能力
#
雅言词则以
“
析薪
”
比喻儿子完全能够继承 父业
,
是原典语意的正 面发挥
。
七
了解雅言词 的性质和特点
,
有助 于提高? ?三国 志准理研究的水平
。
?一 !不认识《三 国志》的雅言 词
,
就分不清古词 和今语的界 限
。
例如前文谈到的
“危 溢”,
中央民族学院出版袱白话三国志
冷把 中古汉语
“
然 后乃无 危溢
之患
”翻译成“
才可避免 危溢之患
”
,
又不加任何注 释
,
这就等于告诉读者
1
“
危溢
”
属 于现代汉语
的常用词
。
而事实上
,
这个复合词 不仅不 属 于今天大 白话 中的语 词
,
在 中古汉语里也不属于俗
语词
。
?二!不认侧三 国志》的雅 言词
,
必 然犯望 文 生训 的毛病
。
? .年第?期
打分:
0 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