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艺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一键登录:

二十年来《三国演义》研究中若干重要问题回顾
(0 次评价)4868 人阅读0 次下载
三国艺苑 www.sanguocn.com 7 正义,而是邪恶,不是道德,而是权诈,你死我活,弱肉强食,兽性取代了人性,暴 政强奸了仁政。这不单是三国时期的社会现实,而且是整个封建社会的历史 显示,这不单是蜀汉集团的历史悲剧,而且是我们民族的历史悲剧。 4. 追慕圣君贤相鱼水相谐说 曹学伟《试论〈三国演义〉的主题》中提出《三国演义》的主题是通 过三国时代尖锐复杂矛盾的描绘,以及各种典型形象的塑造,表现了作者对 圣君贤相的风云际会,鱼水相谐的政治理想的思慕和追求。 5. 兵不厌诈说 任昭坤在《 〈三国演义〉主题应从军事角度认识》中认为《三国演义》 的主题思想是通过三国兴亡过程中形形色色的战争描绘,着重揭示了战争 胜败的关键在于能否灵活运用“兵不厌诈”的思想。小说处处突出的是曹 操、诸葛亮、司马懿三个主人公运用“兵不厌诈”的原则如何取胜。这种 看法抓准了小说主要人物,但却把《三国演义》当做《孙子兵法》的演绎, 忽视了小说作者独特的生活感受和看法。 6. 总结争夺政权经验说 鲁德才在《论〈三国演义〉的情节提炼对人物刻画的意义》中认为《三 国演义》 “描写了封建社会分裂与统一的过程,揭示了地主阶级各类人物镇 压了黄巾起义以后,怎样争得统治权和丧失统治权的经验教训。说得再具体 一点,就是什么样的英雄人物可以争得霸权,用什么样的思想和策略争夺天 下,在什么样的条件下又会丢掉统治权” 。 7. 乱世英雄的颂歌 齐裕在《乱世英雄的颂歌》中认为《三国演义》是用历史学家犀利的

打分:

0 星

用户评论:

三国艺苑
于 2017-06-29 上传
畅读榜

小黑屋|三国艺苑 ( 鲁ICP备2025160554号

鲁公网安备 37132702371524号

GMT+8, 2025-5-14 23:49 , Processed in 0.631514 second(s), 2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