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艺苑
www.sanguocn.com
7
正义,而是邪恶,不是道德,而是权诈,你死我活,弱肉强食,兽性取代了人性,暴
政强奸了仁政。这不单是三国时期的社会现实,而且是整个封建社会的历史
显示,这不单是蜀汉集团的历史悲剧,而且是我们民族的历史悲剧。
4. 追慕圣君贤相鱼水相谐说
曹学伟《试论〈三国演义〉的主题》中提出《三国演义》的主题是通
过三国时代尖锐复杂矛盾的描绘,以及各种典型形象的塑造,表现了作者对
圣君贤相的风云际会,鱼水相谐的政治理想的思慕和追求。
5. 兵不厌诈说
任昭坤在《 〈三国演义〉主题应从军事角度认识》中认为《三国演义》
的主题思想是通过三国兴亡过程中形形色色的战争描绘,着重揭示了战争
胜败的关键在于能否灵活运用“兵不厌诈”的思想。小说处处突出的是曹
操、诸葛亮、司马懿三个主人公运用“兵不厌诈”的原则如何取胜。这种
看法抓准了小说主要人物,但却把《三国演义》当做《孙子兵法》的演绎,
忽视了小说作者独特的生活感受和看法。
6. 总结争夺政权经验说
鲁德才在《论〈三国演义〉的情节提炼对人物刻画的意义》中认为《三
国演义》 “描写了封建社会分裂与统一的过程,揭示了地主阶级各类人物镇
压了黄巾起义以后,怎样争得统治权和丧失统治权的经验教训。说得再具体
一点,就是什么样的英雄人物可以争得霸权,用什么样的思想和策略争夺天
下,在什么样的条件下又会丢掉统治权” 。
7. 乱世英雄的颂歌
齐裕在《乱世英雄的颂歌》中认为《三国演义》是用历史学家犀利的
打分:
0 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