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艺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一键登录:

电视连续剧_三国演义_成都研讨会侧记
(0 次评价)2771 人阅读0 次下载
· 电视剧评谭 · 电视剧的欣赏和审美误区 研讨会研究了电视剧播出后造成观众反 应不一的种种原因 , 其中之 ,是人们在欣赏 中有许多参照系 。 《三国演义》在我国广为流 传 , 评书戏曲(京戏等许多剧种) 、 话剧 、 电 影等早有改编佳作行世 , 于是人们坐在电视 机旁看 电视时 , 很自然地要把屏幕上的东西 与小说 、 京戏 中的东西加以 比较 。 专家们指 出 , 这是人民群众在长期 的民族文艺的鉴赏 活动中 , 形成的一种审美定势 。 它要介入或 干扰新的鉴赏活动 , 这是可以理解的 。 作为 电视艺术 , 要适应观众 , 也要引导 、 培养 , 造 就观众 。 专家们 在研讨会 上具体指出 , 电视剧 《三国演义》在创作拍摄中确立了电视艺术 自 身的价值 。 它在变小说的语言艺术为 电视的 时空艺术 , 用电视的视听真实感塑造形象 , 结 构故事 , 营造气氛 , 处理节奏等方面取得了 成功 。 电视就是 电视 , 电视与语言艺术的小 说 , 舞台艺术的戏 曲等不能混为一谈 . 否则 将人们带入审美误区 。 有的专家说 , 在观赏 活动 中 , 事实上已出现了审美误区 。 例如有 的人认为 , 电视剧 《三国演义》 不应像现在 这样搞 , 何不也来个 “ 戏说 ” 。 如果真照这种 意见拍 , 不用明亮的色彩把诸葛亮塑造为一 个智慧的化身 , 而是一个空想主义者 , 四处 碰壁 , 闹不少笑话 , 最后凄凉地死去 , 那会 是一种什么效果 , 人民群众会通得过吗? 值得探讨的课题 专家学者们在热情肯定 电视剧 《三国演 义》的同时 , 也指出了它的不足 , 认为这个 大投入大制作的艺术创造工程留给了几个我 们值得探讨的课题 : 一 、 原著与改编间题 。 电 视剧的改编 , 面对罗贯中的原著面临着电视 剧与小说的美学风格 , 电视剧的表现取舍与 小说结构繁简 , 改编的艺术追求与观众的欣 赏 , 古典小说的高水准与改编者的主观条件 等矛盾 , 改编是一种艺术形式变为另一种形 式 , 是矛盾的统一 。 如何统一 , 如何改编?改 编大致 1 . 取原作精神重铸新篇 ; 2 . 尊重原 著大胆创造 ; 3 . 忠实原著适当调整以转换形 式 。 这几种办法 , 电视剧《三国演义》采取 的是第三种办法 。 许多专家指出 , 改编多种 多样 , 百花齐放 , 目前 , 电视剧采取这种办 法是可以的 , 而且取得了相当成就 。 遗憾之 处在于处理上述的矛盾统一上 , 发挥改编的 创造性上还有些问题须深入解决 。 二 、 文夹白的艺术处理与语言问题 。 从 研讨会反映 , 有不少观众对电视剧人物对话 文夹 白的处理是认可的 。 社会上有 的教师说 , 这样还有助于学生的语文学习 。 研讨会上有 的专家认为 , 电视剧文与白的处理还有间题 , 有 的地方太文 , 且无必要 。 因为文只好打字 幕 , 又影响对画面的观赏也不是好办法 。 还 有的专家认为语言应当当代化 。 文言是罗贯 中的书面语 , 并非生活中人物的语言 。 语言 意在与观众沟通 , 文夹 白的处理应算决策上 失误 。 三 、 武戏文唱与武打间题 。 有的专家指 出改编有个改编者的风格与个性 , 武戏文唱 也不是不可行的 。 现在的间题是武戏文唱不 是没有武戏 , 而是武戏不令观众满意 。 武打 戏在影视创作和制作中已积累了不少 经验 , 成功的打斗作品除打得真实之外 , 还辅以高 科技手段使之夸张 , 更具可看性 。 据出席研讨会的剧组同志介绍 , 对拍马 上打斗 , 他们是狠下 了功夫的 。 起初连罗贯 中的 “ 战了几个回合 ” 的 “ 回合 ” 也不理解 , 去就教于高明 。 为了拍好马上打斗 , 剧组在 解放军的帮助下训练了一个骑兵团 。 拍马上 打斗演员很苦也很 险 , 就有一个演员从马上 摔下受伤 , 幸而没出什么大事故 。 拍好马上 打斗 , 在影视剧创作 中是个新课题 , 他们将 从《三国演义》的拍摄中总结经验教训 。 口 一 48 一

打分:

0 星

用户评论:

三国艺苑
于 2017-06-29 上传
畅读榜

小黑屋|三国艺苑 ( 鲁ICP备2025160554号

鲁公网安备 37132702371524号

GMT+8, 2025-5-10 09:16 , Processed in 0.602668 second(s), 2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