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钩沉
字误成
“
寻
”
字
,
可谓旧病浑不管
,
新伤任增添
。
?一二一 ? 初
,
霍弋遣杨极
、
毛灵等戍
。
?同上
,
注 引?汉晋春
秋?八
!
页?
毛灵
,
又见 《晋书》
,
唐何超纂《晋书音义
·
帝纪第三卷》
%
“毛灵,
古 鼎反
。
?字林》音桂
。”
从晋吕忱《字林》 到何超《音
力
,
“
灵
”
的读音并不相 同
,
前者
“
音桂
”
?相 当于 ?广 韵》古
惠切?
,
后者
“
古鼎反
”
?相当于 《 广韵?古迥切?
。
?字林?的时
代贴近三国
,“
毛 灵
”
念成
“毛桂”
较为近实
。
《宋本册府元龟》
卷三七. 引此文作
“毛 照”
,
普通本?册府元龟》作
“
毛 烟
”
,
显
然是因为
“
灵
”
有光亮的意义 而改字的
。
?一二二?今宜渡江
,
可用决战力争
。
?同上
,
注 引?襄阳记?
!!/
页?
“
渡江
”
二字
,
疑涉上下 文而误
。
?建康实录?卷四作
“
今宜
及可用
,
决战力争
”,
正 跟上句
“
吾恐蜀兵来至此
,
众心必骇惧
,
不可复整
”
语意 相接
。
“
及可用
”
,
指趁着吴军还可 用以一战的时
候
。
?一二 三?永安二年三月
,
有一异儿 后五年而蜀亡
,
六年而
晋兴
,
至是而吴灭
,
司马如 矣
。
?同上
,
注引?搜神记?
!!/ /
0
!!/
页?
“
后 五年
”
应作
“
后四年
”。
第一
,
从吴孙休永安二年?&( ?
算起
,
“
后四年
”
是永安 六年? & ?
,
在魏为曹负景元四年
,
在
蜀为刘禅景耀六年及炎兴元年
,
这一年十一月魏灭蜀
#
再过两
年
,
即吴孙皓元兴二年?& ?
,
在魏为咸熙二年
,
晋代魏
。
第
二
,
《宋本册府元龟?卷八九四引此文正作
“
后四年
”
,
《宋书
·
五
行志?
、
?晋 书
·
五 行志 ? 引干 宝语均作
“
后四年
”
,
今本《搜神
记?也作
“
四
”,
可据以校正
。
?一二四?昔韩信定计 于 广武
,
今 策决疑于仁者
,
君何辞 焉)
??吴志
·
太史慈传?注引 ?吴历》 1
! (
页?
·
八 九
·
打分:
0 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