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艺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一键登录:

辩才无碍,妙语连珠——《舌战群儒》赏析
(0 次评价)4985 人阅读0 次下载
三国艺苑 www.sanguocn.com 5 又批评陆绩之论为“小儿之见”,使陆绩也为之“语塞”。 这时,主降派阵脚已乱,但又不甘服输,只好又转移话题。严畯询问 “孔明治何经典”, 程德枢则指责孔明“未必真有实学,恐适为儒者所笑 耳”。对于这些无关和、战大计的问题,诸葛亮也不轻易放过。他指出伊 尹、子牙、张良、陈平等安邦定国的大贤,都并非寻章摘句,舞文弄墨之 徒。他把儒者分为“君子之儒”和“小人之儒”,指出前者是要建功立业, 利国利民,“务使泽及当时,名留后世”;而后者“惟务雕虫,专工翰墨; 青春作赋,皓首穷经;笔下虽有千言,胸中实无一策”,实在毫无价值。 这番振聋发聩的见解,表现了诸葛亮高迈的胸怀和远大的目光,对那些不 明大义,沾沾自喜于一孔之见的“小人之儒”无异于当头棒喝,难怪严畯、 程德枢都“低头丧气而不能对”。 经过这几个回合的交锋,主降派的精神武器被一一剥夺,不禁“尽皆 失色”,诸葛亮取得了出使江东的第一个胜利。 本篇情节相当简单,却十分耐读。统观全篇,可以看到这样几个特点。 其一,论战双方都是谋士,论战主要围绕着谋士的志向、见识、才干、 如何辅佐其主等方面进行,而对于决定和、战大计的关键问题——曹操究 竟可不可怕,主战究竟能否获胜――则未正面展开。这不是作者的疏忽, 而是作者有意留给随后的“诸葛亮巧说孙权”一节的。 两节各有侧重,不 仅避免重复,而且有利于表现诸葛亮的智慧和辩才。由此可见作者构思之 缜密。 其二,诸葛亮的目的是要争取建立孙、刘联盟,所以在论战中只是在 精神上压倒主降派, 而不愿穷追猛打,可谓有理有节,留有余地。

打分:

0 星

用户评论:

三国艺苑
于 2017-06-29 上传
畅读榜

小黑屋|三国艺苑 ( 鲁ICP备2025160554号

鲁公网安备 37132702371524号

GMT+8, 2025-5-14 08:33 , Processed in 1.488032 second(s), 2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