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艺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一键登录:

《三国演义》艺术剪裁的“黄金分割”因素及其根源
(0 次评价)4790 人阅读0 次下载
三国艺苑 www.sanguocn.com 7 定的气质和执法如山,严于律己的品质,从而达到了以展现诸葛亮的失误 来歌颂诸葛亮的智慧和人品的目的。罗贯中对于自己笔下的诸葛亮,投以 真挚而深切的爱,这一形象是封建时代忠臣、贤相和国家栋梁的象征。作 家在刻画这一人物时便情不由己地使用了夸张甚至神化的手法。 身经百战、 奇谋无穷的诸葛亮,使他的每一个对手都穷于应付,吃尽苦头。即便他死 后,当蜀军推出他的雕像时,还能使敌人心惊胆战,游移不前。诸葛亮不 仅是一位杰出的军事家,而且是一位优秀的政治家、卓越的外交家、出色 的文学家,他甚至是一位一流的发明家。他把初无立身之地的刘蜀集团发 展成一个独霸西南、堪与魏吴相抗衡的国家。他深知统一华夏、恢复汉室 的艰难,但为了报答给与自己知遇之恩的刘备,也为了实现自己的政治理 想,便不遗余力地一次次地举兵北伐,淋漓尽致地发挥自己的智慧和才能,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诸葛亮早已走出了他的历史,走出了他的民族,千 百年来,他的智慧、他的精神,照耀着华夏的大地,也随着华人的足迹, 闪耀在世界华人圈,闪耀在异族的土地上。诸葛亮简直成了美的极致和智 慧的化身,几乎成了一个空前绝后的风云人物。他驰骋在历史舞台上的二 十七年,可谓波澜壮阔,缤纷多彩,而小说中写他出山之前和病逝之后的 七十年的人物和事件,也就大为逊色、平实无华了。作家在表现这两段时 间的内容时在篇幅上的非对等性,除了上述思想倾向的原因之外,当然还 一种美的选择,出于作家的美感取向。 作为中国长篇小说的开山之作, 《三国演义》难免有其失误和缺憾,但 是,它以博大精深的内容、纵横交织的结构、流转自如的语言,滋养了一 代又一代的读者。诚然, 《三国演义》的思想倾向和美感取向表现在许多方

打分:

0 星

用户评论:

三国艺苑
于 2017-06-29 上传
畅读榜

小黑屋|三国艺苑 ( 鲁ICP备2025160554号

鲁公网安备 37132702371524号

GMT+8, 2025-5-14 20:24 , Processed in 0.694139 second(s), 2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