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艺苑
www.sanguocn.com
5
有群雄割据华夏,曹操扫平北方等等众多线索的展示,但作家的感情重点
还是置于刘备一方。刘蜀集团几经辗转,屡遭挫败,却由小到大,由弱而
强,得荆州,取西川,按照诸葛亮的战略设想,终于开创了与魏、吴鼎足
而立的大好局面,虽然彝陵战后元气大伤,却并未改变天下三分的基本格
局。于是作家对这五十年的描写便笔墨酣畅,感情浓烈。而后五十年的历
史,作家也是着重展现魏蜀两国的斗争,可是,蜀国由于国君昏庸无能,
国力由强变弱,虽有名将支撑,仍然不免败亡。这样,作家从感情上便不
忍详加描述,于是便以十六回的篇幅草草收场了。
作家扬刘抑曹的思想倾向决定了《三国演义》人物描写和章回设置的
非对等性。当然,造成全书素材剪裁非对等性的根源,还有作家的美感取
向。美感取向直接来源于思想倾向。在《三国演义》多姿多彩的人物长廊
中,主要是由魏蜀吴三方所组成的人物系列。刘蜀系列是作家满怀深情精
雕细刻的人物群体,这一群体的主要人物形象,不仅是“大汉宗派”的象
征,而且也是美的象征。刘备的仁,诸葛的智,关羽的义,张飞的勇,赵
云的忠,不仅是那个时代的伦理观念的反应,也是跨越时代的美的反映。
不同时代不同社会阶层的人们阅读《三国演义》 ,也许对上述人物形象所反
映的伦理观念有所异议,但对他们所蕴含的美却津津乐道。 “关云长过五关
斩六将” , “张翼德喝退曹操百万兵” , “赵子龙浑身都是胆” ,人们为这些脍
炙人口的传奇故事所陶醉,并不顾及这三人是不是为一个破落的皇叔而卖
命。正是因为刘蜀系列的人物还是美的象征,作家才以较大的篇幅、以多
种手段反复渲染。而曹操系列的人物的叫横跋扈不过是作为丑的形象用来
反衬。而孙权系列的人物的雄姿英发也不过是一种旁衬。曹操虽然兵多将
打分:
0 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