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
,
为了解除北 伐的后 顾之 忧
,
决定 兴兵南 征
。
“五 月 渡消
,
深入 不 毛,
①
,
吓
遂至滇
池 ,
②
。 先后 平定 朱 褒
、
孟获 ( 雍周 已 被 杀 )
、 高定 元 等人 的 叛乱
。 在 南征 中
,
诸葛亮
严 厉约 束部下
,
禁 止烧杀掠夺
,
并且采用马 馒
“攻 心为 上
,
攻 城为 下 ,
心战 为上
,
兵 战
为下
” 的建议⑥
。
在 与孟 获会 战 时
,
七擒七纵
,
最 后孟 获 才诚 心归 服
,
对诸葛 亮说
:
“公 夭 威也
,
南 人不 复反 矣
。
”
于
在 平 定南中之后
,
诸葛 亮仍 任 用少数 民族 的渠帅 管理 本地 区
。 有人 建 议派 汉官 治理
南中
,
诸葛 亮说
:
“若 留外 人
,
则 当留兵
,
兵 留则无 所食
,
一不 易也 ,
加夷新 伤 破
,
父
兄 死丧
,
留外人而 无 兵者
,
必成 祸 患
,
二 不 易也 ;
又夷 累有废 杀 之罪
,
自嫌 衅 重
,
若 留
外人
,
终不 相信
,
三不 易 也
。
今吾 欲使 不 留兵
,
不运粮
,
而纲 纪粗 定
,
夷汉 初 安 故
耳
。
”
③ 这段 话说 明诸葛 亮对南 中的 政策 是经过 深思 熟虑 的
,
他 根据蜀 汉 国小 势弱
,
夷
汉存 在 的新 旧 裂痕
,
若 留汉官
,
必 留汉 兵
,
留官 留兵
,
必 须运 粮
,
这 些都是 蜀 汉无法 承
受 的负担,
相反
,
不 留官
,
不 留 兵
,
倒可 以 取得 少数 民族的信任
,
可 以 维持夷汉 粗安的
局 面
。 事 实证 明
,
诸葛 亮这个 政策是成 功 的
。 后来
,
诸葛亮不仅 用 夷 率统治南中
,
而且
还 把 一 些夷 率调到 成都做官
;
又迁南中青羌 万余家补 充蜀 国的 军 队
,
号称
“飞校
”
,
赢
弱者 配给夷人 大 姓作 部曲
,
封 建依 附关 系被 带 到南 中;
蜀 国还 向 夷人征 调金
、 银
、
,
盐
、
铁
、 丹漆
、 耕牛
、
战 马
,
以 充实 军 资国用
。 诸葛 亮在 南中虽然 没 有 留下汉 官汉 兵进 行直
接 统治
,
但从 此却 加强 了南中各族人 民和汉 族人 民的联 系
,
打 破 了南中的 闭塞 状态
,
汉
族 的先进 经济
、 文化 在南中进 一 步传播
,
对 少数 民族 的社会发展
,
有一 定的 积 极意义
。
当然
,
对 蜀 国来 说 更为有利
。
平定南中 之后
,
蜀 国有 了一 个稳定 的后 方
,
解 除了后 顾之
忧
,
史 称
“终亮 之世
,
南方不 复反
”
⑥
,
使 蜀 国的 兵源财 源得 到 补充
,
“军 资所出
,
国
以 富 饶
”
。
于 是在
“南 方 已 定
,
甲兵 已 足
” 的形 势下
,
遂
“奖率三 军
” ⑦ 开 始 北伐
。
再 谈曹 魏 的 民族 政 策
。
曹魏地 处中原
,
经常 与它发 生关 系 的少数 民族 有 乌桓
、 鲜卑
、
匈奴
、 氏
、 羌等
。 曹
魏周 边的 少数 民族
,
基本 上是 采取 先征服
,
先迁徙 的 政策
,
这是 曹操当政 时所 定下来 的
模式
。
最早 与曹 魏发 生关 系的 是 乌桓 ( 桓 又作 凡 ) 族
。 在东 汉末年
,
居住 在辽 东
、
辽 西
,
河 北 一带 的 乌桓 族
,
由于 东汉 内乱
,
匈奴分 裂而 得到 了发 展机 会
。
乌桓 族的 首领蹋顿 统
一 了 辽东
、 辽西
、 右北 平三 郡 乌桓
,
经 常 骚扰 汉的东 北 边境
。
一次 乌桓 首领 蹋顿攻 破 幽
州
,
掠 去汉 民十 万多 户
。
公元二 0 0 年
,
曹 操在官 渡 之战 中打败 了袁绍
,
此后
,
袁绍 的
儿子 袁 熙
、 袁 尚投 奔 乌桓蹋顿
,
并勾 引 乌桓骚 扰边 境
。
公元 二O 七年
,
曹操在 田畴的协
①
《三 国 志
· 蜀 志
· 诸葛 亮传 》
。
②
《三 国 志
· 蜀 志
· 诸葛 亮传 》注 引 《 汉 晋春秋 》
。
③
《三 国 志
· 蜀 志
. 马 良传 》附 《马诬 传 》 注 引 《襄 阳记 》
。
④
《三 国 志
· 蜀志
· 诸葛 亮 传 》 注引 《汉 晋春秋 》
。
③
《三 国 志
· 蜀志
· 诸葛 亮传 》 注引 《汉晋 春秋 》
。
⑥
《三 国志
· 蜀志
· 马 良传 》 附 《马 谈 传 》注 引 《襄 阳记 》
。
②
《三 国 志
· 蜀 志
· 诸葛 亮传 》
。
打分:
0 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