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艺苑
www.sanguocn.com
5
凄戚、荡气回肠的持久感。下面试举一例,对此类悲剧性人物进行分析。
庞德本是马超的旧部,后来因故投降了曹操。在卷十五之《庞德抬梓
战关公》一节中,赤胆忠心的庞德在曹操面前欲“上报我王宠遇之恩,下
救黎民倒悬之急” ,求得了先锋印。但于禁等人却对他的忠心非议,而曹操
也欲收回先锋印。无奈之下,庞德“免冠顿首,流血满面” ,却求告不得,
又不顾兵家之忌讳,战前抬棺而出。虽然在战场上与关羽力战百余回合未
分胜负,但在随后的云长水淹七军中却被关羽生擒。按常理说,庞德之兄
在汉中为官,其故主马超又在蜀汉集团“五虎上将”之列,作为降者,归
顺蜀汉是正常之举。而且在《三国演义》之中,降将历来是作为活生生、
有自尊、有人格的人来对待,被俘者并不是只有死路一条。但庞德因为战
前在曹操面前说了决绝的话,一旦战败被俘,就不得不死,悲壮固然悲壮,
但却没有丝毫可以回旋的余地。
总之,在《三国演义》基于中国传统的文化心理结构,表达了人民群
众对清明政治的理想,对英雄人物的渴望,宣泄了爱憎分明的民族感情。
生活在元末明初的罗贯中,经历了社会动荡的巨大变革, “有志图王”却终
生布衣的他,对于痛苦有着深切的体会,也就更能理解三国时期英雄人物
成长、奋斗的悲壮与崇高。罗贯中在他们身上寄寓着民族精神中最宝贵的
刚健奋发精神,作品中人物的品质、才质和禀性遵循着理性观念和道德观
念的规范。因此,可以说《三国演义》中的人物精神都激荡着悲剧性崇高
美。
注释:
打分:
0 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