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艺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一键登录:

《三国演义》的天命观
(0 次评价)6282 人阅读0 次下载
三国艺苑 www.sanguocn.com 3 注重以“天数” 、 “天意”为自己的政治行为辩护。曹丕为夺取政权,让他 的心腹王朗逼迫汉献帝禅位,就强调汉室“气数已尽” ,而“天之历数”已 在曹氏(80回) ;蜀汉为建立封建割据政权,也借“天意”制造舆论,诸 葛亮劝刘备做皇帝时称: “天与弗取,反受其咎” ,刘备登基自称是“天命 不可以不答” , 也是借 “天命” 为自己做皇帝加以遮饰。 他们都称自己的 “君 权”是“天意”神授的。 《三国演义》认为“天”是变化着的精神本体。 “天命有去就,五行不 常盛” (14回) ,书中许多有影响的人物都有这种思想。曹丕逼汉献帝禅 位时册曰: “天命不于常” (80回) ;诸葛亮北伐前说: “天道变易不常” (91回) ;王朗与诸葛亮争论时说: “天数有变” (93回) ;司马师也说: “天道三十年一变。 ” (108回)但是《三国演义》中所表述的天数的变 化并非是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而是没有质变的量变过程,是一种“天数” 的循环。由这种天数的循环导致的天下大势分合的循环,自然也是一种量 变过程而非是一种质变过程。 《三国演义》认为“天”是有意志和情感的。所谓“天心” 、 “天意” 、 “天威” 、 “天怒”的说法书中随处可见。董卓死后迁葬, “天降大雨,平地 水深数尺,霹雳震开其棺,尸首提出棺外, ”以至“三次改葬,皆不能葬, 零皮碎骨,悉为雷火消灭” ,书中说: “天之怒卓,可谓甚矣! ” (10回) 《三国演义》中人物也深信有“天意” 。庞统、法正等劝说刘备谋杀刘璋, 夺取益州,刘备便深恐“上天不容” ,而法正则认为是“顺天命” ,是“天 与(天意赞许) ” (60回) ;诸葛亮擒获孟获,蜀军历遭“哑泉、灭泉、黑 泉、柔泉如此之毒”而能无恙,诸葛亮也以为“岂非天意乎?” (89回) ;

打分:

0 星

用户评论:

三国艺苑
于 2017-06-29 上传
畅读榜

小黑屋|三国艺苑 ( 鲁ICP备2025160554号

鲁公网安备 37132702371524号

GMT+8, 2025-5-14 00:57 , Processed in 3.731467 second(s), 2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