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艺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一键登录:

“三”字艺术和它在《三国演义》的民族特色
(0 次评价)4625 人阅读0 次下载
助刘备成了大业 , 接受托孤 , 鞠躬尽瘁 , 死而后己 , 成了千古贤相 。 这 三 位 军 师 , 都有抱 负 , 都受刘备信任 , 但各人的贡 献与成就却不相同 , 很能使人产生联想 , 书中这样写 , 也休 现了 “三” 字艺术吧 。 “三’夕二犷艺术 是客观存在的 , 其根 源来自人 民群众在 长期历史 中对生活的 认识 、 欣赏与 概括 。 它的形成是否有必然 性呢? “ 三 ” 字作为一个单纯数字来看 , 是一加二 为三 , 《说 文 》 : “一祸二为三” 。 作为序 数看是第三 , “洛阳三月 飞胡沙 ” ,“三 月 三日天气新 ” 等 等皆是 , 这些概 念恐怕是举世皆同的 ; 但 中华民族对 “三” 这个数字 , 还 另有 其独特的认 识 , 一是表示 “多” 或很多 的意思 , 《诗经 · 硕鼠》 : “三岁贯汝, 草我肯顾 ” , 《左传定 公十三年 》 :“三 折肪 , 知 为 良医 ” , 皆是多的意 思 。 一是 “ 终 ” “ 小 终 ” 之意 , 汉扬雄 《太玄经 二进》 :` · 三岁不 还 ” , 注 :“ 三终也 , 终岁不还 ” 。 洁汪中在 《述 学 · 内篇 · 释 三九》中 , 还有许多别 的解释 。 《后汉书 · 袁绍传 》注 : “三 者 , 数之小终 ” , 而 “ 九 ” 就 是 “大终” 了 。 此外根据 《商君书 · 赏刑 》 , 还有 “ 配合成三 ” 之 说 ; 《国语 , 晋语》注 : “三, 君父师也 ” 《易 · 丰》注 :“ 三者 , 天地人之 数也 ” 。 王绮《说文释 例指事 · 三》 :“一 象太极 , 二象二仪 , 三象三才 ” 。 都可 谓配合 。 总之 , “ 三 ” 字意义的丰富 , 不但是客观存 在 的 , 而且是 历史地发展着 。 “ 三 ” 字艺术的形成 , 与 “三” 字含义 的丰富及其发展是有密切联系 的 。 由于 `性” 有 “多” 之义 , 所以在众多事物中写了三个 就 可 代表了 ; 由于 “三” 有 “ 小终 ” 之义 , 所以 事情写了三次也就 到了 “ 图穷匕首见 ” 的时候了 。 所 谓 “三色 顾 ” 、 “三 气 ” 、 “三 笑” 、 “三 哭 ” 等 , 都可作如 是观 。 而由于有 “ 配合成三 ” 的作用 , 所以由 “奸绝” 、 “ 智绝 ” 、 “义 绝” 而构成的 “三 绝 ” , 就既可分析又可综合了 。 如此等等 , 其中何尝没有一 些规律性 的东西呢?由于我们 的 民族喜爱这个 “ 三 ” 字 , 赋予 “三” 字以愈来愈 丰 富 的涵义 , 所以 “三” 字艺术的体现就显 示 出鲜明的民族特色 , 而它在 《三 国演义》中的表现确 实 是十 分 集中的 。 当然 , 要深入探讨 “三” 字艺术形成的必然规律 , 它 的多种多样的表现手法及其与 其他艺术手法 的关 系 , 还是一个有待开发的广阔领 域 , 本文不 过是提出一些 引玉之砖 , 供大 家参考而已 。

打分:

0 星

用户评论:

三国艺苑
于 2018-09-21 上传
畅读榜

小黑屋|三国艺苑 ( 鲁ICP备2025160554号

鲁公网安备 37132702371524号

GMT+8, 2025-5-11 04:14 , Processed in 3.589561 second(s), 2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