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而出
,
为何顺
、
许枚辨解
,
强调 了许枚的
“赴
难不惮濡足
”,“
济难则以子远为宗
”
。
“赴
难
”
即所谓
“救时
难
” ,“济难”
即所谓
“
济同
类
”,
属 于游侠的最高准则
,
而许枚在河北的
策划正 是贯彻了这一准则
。
他是曹操和袁绍
的朋友
,
又都是游侠
,
当然在政治上也属于同
一类型
。
从袁绍
、
曹操到张邀
、何
顺
、
许饮
,
他们之
间具有一定的共同点
。
首先
,
他们都是当时
杰出的游侠之士
,
奉行
“
以救时难而济同类
”
这个游侠的最高准则
。
其次
,
在行动上
,
张邀
是党人
,
并被列为
“八
厨
”
之 一
;
何颜 更是在党
锢之祸中遭到名捕从而逃亡在外的
,
他们都
参加过反宦官斗争
,
至 于许故
,
早在河北就曾
参加诛灭宦官的策划
;
袁绍
、
曹操等人这时所
进行的反宦官斗争
,
更是一次重大的行动
。不
难看出
,
袁绍
、
曹操
、张
邀
、
何顺
、许饮等
人之
间(包括袁绍的另一
“奔
走之友
”
伍琼)
,
决不
仅限于朋友关系
,
而是组成了一个以袁绍为
首
,
以游侠之士为基础的政治集团
,
目的是
反对宦官
,
解救当时封建地主阶级的严重危
机
。
当时
,
除以袁绍为首的这个政治集团外
,
还有一个声势较次的政治集团
;
尽管两个集
团的政治目的相同
,
但却是敌对的
,
这就是以
袁术为首的集团
。
袁术是袁绍的堂兄弟
。
《三国志
·
魏志
。
袁术传》说
:“
袁术字公路
,
司空(袁)逢子
,
(袁)绍 之从弟也
。
以侠气闻
。”
说明袁术与袁
绍相同
,
也是一名游侠
。
《后汉书
·
何进传》
说
:“
(何进)以袁氏累世宠贵
,
海内所归
,
而
(袁)绍素善养士
,
能得豪杰用
,
其从弟虎责中
郎将(袁)术亦尚气侠
,
故并厚待 之
。 ”
在掌握
大权的大将军何进看来
,
袁 绍
、
袁术的地位是
并列的
,
他们都参与 了何进诛灭宦官的策划
。
尽管袁绍
、
袁术两人都是游侠之 士
,
同属于汝
南袁氏这 一显赫的世族
;
但是
,
袁绍
“素
善养
士
”,
得到
“
豪杰
”
的拥护
。
因此
,
在当时
“
名豪
大侠
”
的心 目中
,
袁绍的地位却远远超过了袁
术
。
从此
,
兄弟两人逐渐处于敌对的地位
。
属于袁绍
“奔走
之友
”
的何顺
,
前引张播
《汉纪》说过
,
由于何顺不理睬袁术
,
曾遭到袁
术的嫉恨
。
袁绍的另 一
“
奔走之友
”
的许枚
,
前引《汉末名士录》也说
,
当袁术攻击何顺时
,
也附带攻击许彼是
“
凶淫 之人
,
性行不纯
”。
曹
操是袁绍的朋友
,
也是何顺
、
许枚的朋友
,
属
于同一政治集团
,
在袁术看来
,
当然是敌对
的
。
《三 国志
·
魏志
·
曹真传》说
:“
(曹)真本
姓秦
,
养曹氏
。
或云其父伯南夙与太祖
(曹
操)善
。
兴平末
,
袁术部党与太祖攻劫
,
太祖
出
,
为寇所追
,
走入秦氏
,
伯南开门受之
。
寇
问太祖所在
,
答云
:‘我是 也。’
遂害之
。
由此
太祖思其功
,
故变其姓
。”
说明曹操与袁术的
对立
,
已超出口舌之 间的相互攻击
,
而是以兵
戎相见
,
发展到与袁术部党的彼此
“
攻劫
”,
并
被袁术欲置之死地而后快
。
这个故事不但说
明了这个间题
,
同时说明
,
在以袁绍为首的这
个政治集团中
,
曹操已经是处于仅次于袁绍
的重要地位
。
中平五年(1 8
8)
,
东汉政府新置
的西园八校尉中
,
曹操就与袁绍同时被任为
八校尉之 一
,
前者是典军校尉
,
后者是佐军校
尉
(一说是中军校尉)
,
也可以反映出这 一
点
。
因此
,
这个政治集团
,
既可以说是以袁绍
为首
,
也可以说是以袁绍
、
曹操两人为代表
,
即袁
、
曹政治集团
。
东汉末年的动乱时代中
,
在封建统治阶
级内部
,
如前所说
,
人们都把斗争矛头集中到
宦官身上
。
谁能够挺身而出反对宦官
,
谁就
能够得到信任和拥护
。
当时
,
每一个地主阶
级中的有才能的人
,
都面临着选择
。
当宦官
家属窃据高位
,
横行郡国
,
为人们所切齿的时
候
,
曹操所能够选择的道 路
,
不是 同流合污或
《三国志
·
魏志
·
荀饮传
》
注引
《汉末
名士录、
《后汉书》《何 进传气《袁绍传》。:
打分:
0 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