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艺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一键登录:

诸葛亮领导心理初析
(0 次评价)4777 人阅读0 次下载
古人管理社会的经验加以探讨 , 就可以发现 , 小说中所凝聚的古人 的智慧与经验必然能够给 今人以宝贵启示 , 必然会在现代管理活动与对外竞争中起到 “古为今用” 的 宝贵作用 。 ①《三国志 、 魏略》 ②毛宗岗评《三国演义》第3 8 回回评 ③苏拭《宋文鉴 、 三国论》卷” ④诸葛亮与司马宣王书( 《默记 · 述佐篇》) ⑤《三 国志 · 魏延传 ) ) ⑥张俨《双记》 ( 装松之注《三国志 · 诸葛亮 传》 ⑦《三国志 · 任 峻传》 ( _五接 第3 8 页) 使下 级 庄一定的监督之 一F, 有相 当的行动自主权 。 当领 导者已经授权给下 级 , 一下级 已承担了 责任 , 领导者就应该尽可能地放手让下级自己去工作 。 健全的授权心理的表现应 是如 《演 义》所引陈平之语 : 西 汉垂相 “ 陈平不知钱谷之数 , 曰 :` 自有主者 。 ’” 《三 国演义》 中的诸葛亮 , 基 于 “ 惟恐他人不似吾尽心 ” 的想法 , 包揽一切 。 大多数领导者在烦琐准务的 重压下 , 往往 因此而耽误了自己所 负主要责职 , 以致绩效降低 , 而诸葛亮虽 “ 亲理 细事 , 汗 流终日 ” , 但他对方针大计 , 治军 重事则更从未懈怠 , 故在他生前 , 蜀 国的军政一直保持兴 旺 景象 。 但 过分劳累是极大地损伤 了自己的身体 , 以致在五十四岁的英年过早地逝于军中 , 这不 能不令人痛惜 。 另外 , “ 亲校簿书 ” 、 “罚二十 以上皆亲览”只能说明他过 于相信 自己 而 不相信下属 , 这是一种不顾自己身份的越权表现 。 “越姐代危” 并不利于下 属的成长和发 展 。 下属 能力提高的快慢 , 在 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们是否有机会承担需要 更大技巧和能力 的 工作任务 , 但诸葛亮的部属们 , 连本职工作常 由尽相代做 , 更高层的工作自然很 少 会去巴 考了 , 诸葛亮病逝五丈 原后 , 蜀中将相多平庸与此是有一定关系的 , 这不能不说是事必躬亲 之弊吧 。 诸葛亮这种授权心理上的缺陷 , 竟与他的优秀品质共存 , 这就更令人感叹不巳了 。 由于《三国演义 》写作手 法的限止 , 它从没有完整的 揭示过所描 写人物完整 的 心 理;生 程 , 表现的往往是 心理过 程的结果 , 唯其如此 , 作为《演义》中着力描写的 杰出的政治家 、 军书家 一 诸葛亮 , 他的领导 心理才更值得研究 , 我们 也正是通 过诸葛亮的 言行来探讨他 的 领导 心理 , 并从中受到很多启示的 。 一个领导者领导心理素质的好坏 , 直接关系到他领份活 动 的 成败 , 从这点 _ L讲 , 研究诸葛亮的领导 心理确是一项具有现实意义 的 工作 , 本文所作 的 仅 是{ ) J步 分析 , 至 于 池的决策心理 , 应变心理及气质等则尚待进一 步探讨 。

打分:

0 星

用户评论:

三国艺苑
于 2018-05-23 上传
畅读榜

小黑屋|三国艺苑 ( 鲁ICP备2025160554号

鲁公网安备 37132702371524号

GMT+8, 2025-5-11 12:07 , Processed in 0.954312 second(s), 2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