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艺苑
www.sanguocn.com
4
三分者,只在当时大耳儿。 ”咏曹操杀吕布事。布被缚,曰: “缚太急。 ”操
曰: “缚虎不得不急。 ”意欲生之。刘备在坐,曰: “明公不见吕布事丁建阳、
董太师乎?”布骂曰: “此大耳儿叵奈不记辕门射戟时也?”张思廉作《缚
虎行》云: “白门楼下兵合围,白门楼上虎伏威。戟尖不掉丈二尾,袍花已
脱斑斓衣。捽虎脑,截虎爪。眼视虎,如猫小。猛跳不越当涂高,血吻空
腥千里草。养虎肉不饱,虎饥能啮人。缚虎绳不急,绳宽虎无亲。坐中叵
奈刘将军,不从猛虎食汉贼,反杀猛虎生贼臣,食原食卓何足嗔! ”记当时
事,调笑可诵。思廉有《咏史乐府》一编,皆用此体。[4](P1285)
《归田诗话》 不是什么难见之书, 但是, 在长期以来学者多各守一 “经”
的治学风气下,还未见有人注意到这段文字其实有考索《三国演义》成书
年代的价值。笔者于 1998 年底据以写成《 〈三国志通俗演义〉成书及今本
改定年代小考》一文(以下简称《小考》 )[5],就本条以及其他有关资料考
索,并参酌众说,得出《三国演义》成书当在“元泰定三年(1326)前后”
的结论。尽管这一结论只是“元代中后期”说中应可以称之为“元代中期”
的一说,但是,拙文建立在初次应用于《三国演义》研究意义上的这些新
资料基础上的论证,仍然受到一些学者的关注,——有所肯定[1](P13) ,
也有所置疑[6](P499) ,引起我对该文进一步的检讨。结果除了觉得还不
必从根本上舍己以从人之外,也发现论证中确有某些失误,而尚未有见诸
文字的指正,某些关键之处的说明也不够深细,所以有补正和进一步考论
以证实拙见的必要。
说来遗憾,本人虽曾专文辨证以《录鬼簿续编》 “罗贯中”为《三国演
义》作者有因同姓名而致误的可能,然而《小考》却仍有一处重蹈覆辙,
打分:
0 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