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艺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一键登录:

《三国志》中魏、吴、蜀三书排列位次变化考
(0 次评价)9870 人阅读0 次下载
了大入影响? 一 方面 , 在 汉族史 学 家不 卜!汉 族 统治者中 , 伪魏正蜀已日趋主流 ; 一方面 , 在广大 汉族人 民群众中 , 斥 曹烦刘更日益 强烈 所以 , 尽管五代统 治者的 地盘都是 在北方 , 后晋刘响等在 《旧唐书 · 经籍志》中 仍以《 魏国志》为正 . 而将《蜀国志》 、 《吴国志》入 “ 杂伪 ” 之 中 , 但 却断然 提高了《蜀国志 外 的地 位 , 将之排座于 《吴 国志》之前 。 所以 , 尽管北宋与后 周禅代 , 迹近于瑰 , ;}匕 宋史 学 台京欧阳修 、 司 马光皆仍以魏为正统 , 但欧阳修之 《新唐书 · 艺文 志》 , 却既仍刘响 之旧 , 将蜀 置吴前 , 又 正其失 , 将蜀 、 吴与魏并列正史 。 而在此前的 宋太宗时所刊前四史 , 早已将蔑蜀吴三史合刻一书 , 并将蜀列吴前矣 。 虽说如此 , 当时一 些学者仍不满足 , 必 欲在三国史中 , 彻底体现伪魏正蜀而后快 。 据《宋 史 · 文苑 · 章 望之传》和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 ; 《正史类》 , 欧阳修论三 国和五代 , 以曹 魏和后梁为正统 , 其宾客章望之以为大谬 , 当即著《明统论》三篇驳之 , 力主以蜀仅和后唐 为正 筑 。 到了南 末 ,“偏 安江 左, 近 于 蜀 , 而中原魏地 全 入于金 , 故南宋诸儒皆纷纷起而帝 蜀 ” , 伪魏 正蜀 , 自此遂为政治领域 、 思想领域 、 史学领域之定论 。 一些学者和史家 , 遂按 此思想之 要求 , 另著新史 , 以驳陈 寿《三国志》 。 先有张拭 《经世 纪年》 ,“直 以先主 (刘 备) _ 丘 继献帝为汉 , 而 附魏 、 吴子下 。 ” (《直斋书录解题》4《正史类》) 接 着有萧寿 朋 , 欲改写陈寿 《三国志》 , 书 未成 而卒 。 其 子萧常 , 遂 绍述父 志 ,“积 勤二 十年 ” 始成 。 萧氏父子 仿照 班固《汉 书》 、 范哗 《后 汉 书》命名例 , 名其书为 《续后汉书》 。 为蜀帝 立 纪 , 为魏 帝 、 吴帝立载记 。 起刘备章武元年 , 讫刘禅炎兴元年 , 为帝纪二卷 , 年表二卷 , 列 传十八卷 ; 吴载纪斗 ~卷 ; 魏 载 纪九卷 。 从纪传的安引 ! :, 卷数的多少 , 排列 的先后 , 一切皆 与陈寿 一 《三 国志》反着 来l 后来 , 又有元臣郝经 , 被南 宋拘住真州 (今江苏仪征)使馆 , 著 书度日 , 于宋度宗咸淳八年( 1272)也写成 《续后汉书》 。 时郝经尚未见到萧常之书 , 而 义 例竟与常书多同 。 “ 升昭 烈 (刘备) 为本纪 , 黝吴 、 魏为列传 , 其诸巨则以汉 、 吴 、 魏别 之 。 ” ( 《 四库全书总目》叨《史部 · 别史类》 ) 较 之 两《唐 书》和北 宋版《三国志》仅将《蜀书》升置《吴书》之前 , 萧常和郝经 的两 部 《续 后汉书》 , 可 谓把伪魏 正 蜀的正统 思想和 其包裹着的民族意识 , 贯彻到了极致!可 惜 , 不 怜萧 、 郝如何费尽心力 , 其《续后汉 书》都不 能望 及陈寿 《三国志》之项背 , 不要说 取 代 陈寿 《三国志》 , 即使 与之并 行 , 一也 不 可能 。 郝经书至明中叶已失传 , 今仅有清乾隆时四 库馆臣残缺 甚多的辑 本 。 萧 污虽一度被称为 “义 例精审 ”, 但也 少为入 知 。 加 之 陈寿《三 国 志》既以魏 帝立纪 , 吴 和蜀仅只有传 , 谁也 不 能违背纪传史体纪前传后 、 纪纲传纬这一本质特 征 , 将仅有传的 《蜀书》列 于有纪 的《魏书》之前 。 所以 , 自东晋以还愈演愈烈的伪魏正 蜀 的思 想 , 在史书中 , 便只得主要 靠变陈寿《三国志》巾原来《魏 书》 、 《吴书》 、 《蜀书》 的排 列 , 为 《魏书》 、 《蜀书》 、 《吴书》的座 次来体 现了 。

打分:

0 星

用户评论:

三国艺苑
于 2018-05-23 上传
畅读榜

小黑屋|三国艺苑 ( 鲁ICP备2025160554号

鲁公网安备 37132702371524号

GMT+8, 2025-5-14 04:10 , Processed in 0.705359 second(s), 2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