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
安
臣
与
.
合
作
政
策
.
注释
:
①
《奕诉等 派美国蒲 安臣
“ 权充
” 办理中外交涉事务使臣 的奏折 》
,
转引自 《中国 近代对外关
史资料选辑 》
第一 分册
,
上卷第 24
2 页
.
② ⑧④⑦L ②⑧⑥L ⑦⑥L ④
( 美 ) D
· L
,
安德森 《帝国主 义与理 想主义 》
, 印弟安那大学出版
社 1 9 5 5年版
,
英 文版
,
第2 4
,
3 5
,
2 9
,
3 1
,
3 2
,
3 3
,
5 4
,
2 5
,
z 。
,
2 2
,
2 5
,
2 3 页
。
⑥
《常胜军始末 》
,
转 引自 《中国近 代对外关系史资料选辑 》
第一分册
,
上卷 第2 2 页
.
⑥
夏燮
:
《中西纪事 》
,
岳麓书社 1 9 8 8年版
,
第2 5
4 页
.
⑧⑧⑥
( 美 ) 马士
:
《中华 帝国对外关 系史 》第二卷
,
三联 书店 1 9 5 8 年 版
,
第3 9页
,
1 2
5 页
。
⑨
《洋务运动 》
丛 刊第八 分册
,
第4 7
4 页
.
@⑧
《
奕诉等关 于建立总理衙门的奏折 》
,
转引自 《中国近代对外 关 系 史 资 料 选辑 》第一分
册
,
上卷第 2
3
3 页
。
L
( 美 ) 泰 勒
·
丹涅特 《美国人在 东亚 》商务印书馆 1 9 5 9年版
,
第 3 5 页
.
L
《第二次鸦片战争 》第五册
,
上 海人 民出版社 1 9 7 9年版
,
第 34
0 页
.
L
刘培华 《近代对外关系史 》上册
,
北京大学 出版社 1 9 8 6年版
,
第 19
8 页
。
~
、 ~
~ 曰
、 、 、
声 .
. “` 沪、内 沪.
、.
J、 、`
J
,
八 八产沪
~ 、~ 品、 、户
卜 一
、,
口.
、
, 户 产、、 J.
,
J 、,
产
碑国
味. 八今 、.
闷.
声
`
, 沪, , `
, `
、
声
甲 、
户
, 日、
门
护 知
,
. 阳
“ 月
丫 ` 闷 J . `
. 日
、
、 ,
`
曰.
口
( 上接第 3 0 3 页 )
实
,
他愿 意离开 多远 就离开 多远
。
只有 性格对 他来 说是 神圣 不可侵 犯 的 ;
他 的职 责就是
加 强这 些性格
,
以最 明确地 表现这 些性格
”
。
( 莱 辛 ) 作 者根 据人物性格的质 的规定性
和 性格 因素的辩 证法
,
选择 和设 置 了很多现 实不 必有 而性 格可能 有 的事件
,
作 为性格 的
载 体
,
以体 现形象 的多 维性
,
在性 格 的矛 盾 运 动 中达 到整 体形象 的 和谐 和 统一
。
“小说
比历史 更真 实
,
因为它 已超越 了事 实
。
”
( 福 斯 特 ) 无视 作品实际
,
仅把 某一 品质 特征
当作性 格特 征
,
以 社会 价 值 来 代 替艺 术审 美价 值
,
较 少对 形 象作 艺术 分 析 和 审美评
价
,
是得 不 出客观而 又 实际的结 论 的
。
可 以说
,
《三 国演 义 》是 中国小 说史第一 部成 功地描 写 了动态 性格 的作品
。
虽然它
的笔法还 不够成 熟
,
但 它毕竟 迈 出了艰难 的第 一步
。 它 在 性格塑 造 上的开拓 性
,
使得它
自身 成 为小说 史上 的一 个里 程碑
。
6 )
a
打分:
0 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