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艺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一键登录:

三国艺苑 首页 旅游 景点 查看内容

剑门蜀道上的另类记忆

2015-3-1 20:37| 发布者: 三国艺苑| 查看: 1712| 评论: 0

摘要:   阴平道位于剑门蜀道干线之西侧,形成于两汉之间。这条荒僻险道北起甘肃文县的鸪衣坝,向南越过岷山山脉的东部山岭,经青川、平武两县,最后抵达于江油南坝。此道原非官道,所经之处紧邻川西北蛮夷之地,往往数百 ...
  阴平道位于剑门蜀道干线之西侧,形成于两汉之间。这条荒僻险道北起甘肃文县的鸪衣坝,向南越过岷山山脉的东部山岭,经青川、平武两县,最后抵达于江油南坝。此道原非官道,所经之处紧邻川西北蛮夷之地,往往数百里荒无人烟,其地貌原始而险峻,山野樵夫也闻之色变,在历史上除川、甘两省匪人私贩等相通往来以外,绝少行人。所以古书上又称之为“邪径”,取其“非正道”之意。

  另一条沟通巴蜀与中原的道路,是位于剑门蜀道干线东侧的米仓道。米仓道北起于陕西汉中南郑,翻越大巴山、米仓山后进入蜀地之南江、旺苍县境。其后,米仓道东线从南江入巴中境,再沿巴河、渠江等水路南下重庆;西线从旺苍南下至阆中汇合嘉陵江水道、西向经广元而与古金牛道相汇合。

  在巴蜀与中原的交通史上,金牛道作为剑门蜀道的主干道,一直发挥着黄金通道的巨大作用。而其东、西两侧的米仓道与阴平道,作为重要的南北交通的辅助性通道,在剑门蜀道主干因战争或地质性灾害发生阻断的情况下,也起到了另辟蹊径、旁入暗渡的作用。此外,在阴平道和金牛道之间,还有傍水而行的景谷道相互沟通,它们使整个川北古蜀道联成一体,共同演绎了剑门蜀道上一段段辉煌的历史传奇。

  而剑门蜀道上风光最为绮丽、保存最为完好的一段古道,当数有“三百长程十万树”之称的翠云廊古道。虽然它只是剑门蜀道上的一段,并不算是相对独立的一条古道,但在笔者看来,正是由于翠云廊的完好存在,今天的剑门蜀道才没有被穿山破水的现代交通所摧毁,从而变成故纸堆中的一声叹息。

  阴平道  伤心蜀汉亡国路

  公元263年10月,魏国大将邓艾绕开蜀将姜维把守的剑阁,率数千精兵偷渡阴平小道,突然从天而降,出现在并无重兵把守的江油关前。此时江油关的蜀汉守将马邈几乎做梦也没有想到敌人来得如此神速。看看蜀汉大势已去,马邈只好投降。紧接着,邓艾一路势入破竹,轻而易举便取涪城、破绵竹,兵临成都,迫使蜀后主刘禅投降,一举灭掉了蜀国。

  《三国志》中对邓艾偷渡阴平道、灭取蜀汉一段写得极为生动,说邓艾“自阴平道行无人之地七百余里,凿山通道,造作桥阁。山高谷深,至为艰险。”按一般的观点来看,阴平古道北起于甘肃文县。当年曹操为了巩固西北边境,在距今甘肃文县县城仅5公里处的鸪衣坝,设置了阴平郡。当时的阴平郡不仅包括今天甘肃的文县,也包括今四川境内的青川、平武两县的部分地区。纵贯于全郡南北的这条羊肠小道,便被称之为阴平道。阴平道出文县鸪衣坝后,沿途经阴平桥,翻越摩天岭进入青川境后,经唐家河、落衣沟、阴平山、马转关、靖军山、清道口,至江油关(今四川平武南坝乡)止。按古时三步二米的习俗推算,全程正好700余里,与史载相差无几。

  阴平道上最险恶的地段当属川、甘交界处海拔2227米的摩天岭。其岭北坡较缓,南面则峭壁悬崖,无路可寻。摩天岭上曾有诸葛孔明庙,今庙已倒塌,只存残垣。据《龙安府志》记载:“摩天岭今有孔明碑,字迹磨灭不可识。”1935年,李先念率红四方面军经过这里时曾见过此碑,并将此事写在了他的回忆录里。

  在《三国演义》的描写中,邓艾军是经过九死一生,才过得此摩天岭的。其中有一段写得很精彩,说是邓艾率军“以氈自裹,推转而下”,终于过了摩天岭天险,刚整顿衣甲器械准备继续前行时,忽然看见道旁有一石碣,上刻:“丞相诸葛武侯题”。其文云:“二火初兴,有人越此。二士争衡,不久自死。”邓艾看了大惊,慌忙对石碣磕拜曰:“武侯真神人也!艾不能以师事之,惜哉!”后人有诗曰:“阴平峻岭与天齐,玄鹤徘徊尚怯飞。邓艾裹毡从此下,谁知诸葛有先机。”

  这段小说家的笔法,当然把诸葛亮神化了。但以诸葛之智,预见魏军将来从阴平道攻蜀,在摩天岭设防守险,倒是极有可能的。后人从“行无人之地七百余里”、“艾以氈自裹,推转而下”等句子中,便可知阴平道之险绝人寰,绝非正常情况下的交通与征战之地。当时若有一小支蜀军把守于古道险要处,邓艾纵有通天本事,怕也插翅难越。

  然而历史总是在看似偶然的连缀之中显示它的必然。到了明代初年,朱元璋手下大将、颖川侯付友德亦仿效邓艾,从阴平道偷出奇兵越过摩天岭,一举平定蜀地。

  景谷道  三国兵家必争地

  景谷道作为川北蜀道上的一条重要通道,虽然没能象古金牛道一样成为交通干线,也没有象邓艾偷渡的阴平道一样,一举天下闻名,但它所处的地理位置和历史上曾起到的作用,却决定了它作为剑门蜀道的组成部分,是重要且不可或缺的一环。

  一般来说,景谷道北起古阴平郡,初沿白水江踽踽东行。至甘肃碧口附近,当白水江汇入白龙江以后,此道又沿白龙江干流继续东行一段,在古镇姚渡对岸的余家湾进入四川青川县境。随后景谷道与白龙江一起急转南下,直达古白水关(今沙洲镇外),最终与古金牛道联络为一体。景谷道全长130公里,因其东南端终结之处在沙洲镇北的乔庄河谷,此河谷古称“景谷”,所以这条古道被命名为景谷道。

  在《三国志·姜维传》中云:“邓艾自阴平由景谷道傍入,遂破诸葛瞻”。由此可见,当时景谷道已为兵家所倚重。在阴平郡与白水关一线的景谷道各要塞,是魏、蜀双方除金牛道一线以外的另一个主战场,双方都投入有重兵。而尚未被邓艾偷渡的阴平道,那时还隐于历史的黑幕中,即便是诸葛亮、姜维知道有阴平道其名,但从最终的结果上看,他们也没有真正地重视它。

  三国归晋之后,景谷道的战略意义便随之消失,但作为川、甘之间的交通主线,依然在商贸往来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古时四川是中国茶叶的主要产地之一,唐、宋时代的“川茶”,就是通过景谷道运往陇南,再沿着 “丝绸之路”西运,销往中亚乃至欧洲。

  景谷道一线基本是沿“白水江—白龙江”水系走势而形成道路的。元、明以后,白龙江的水上航运发达起来,便利的水上交通运输使人们弃旱路而就水路,景谷道便由此衰落下去了。那时的白龙江上千帆竞发,船工号子不绝。像甘肃文县的碧口镇,位于陕、甘、川三省交界的“金三角”地带,是当时的水陆大码头。四川青川的姚渡、白水,亦成为白龙江上的重要码头,转接着各种物资南来北往。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兴修的川甘公路,从白水至碧口一段,基本上就是沿古景谷道一线修筑,是目前川甘之间的交通干线。

  如今白龙江上的宝珠寺电站已将古白水县城没入一片汪洋之中,古道名关也化为乌有。白龙江上水电站的梯级开发,还在继续进行着,对这条古道更多的历史记忆,以后,恐怕只能到水下去寻觅了。

  米仓道  川陕之间的捷径

  一般来说,米仓道形成于汉代,因翻越米仓山而得名,有“上至秦陇,下达苍阆”之称,是三巴(古代巴郡、巴东、巴西之合称,即今天之重庆、夔州、阆中等地区)通于中原的主要通道。据《南江县志》记载,秦末汉初就有从陕西翻越米仓山入川的古道。米仓道在民间有米仓水道和米仓旱道之别,盖因此道多与嘉陵江上游众多的南北向支流交叠而行有关。

  最早谈及米仓道的是唐代学者贾耽。清代地理学家顾祖禹在《读史方舆》中引贾耽之说云:“兴元(今陕西汉中境)之南,有道通于巴州,路皆险峻。中间有米仓山,在南郑西南百四十里。又有孤云山,行者必三日始达于岭,所谓‘孤云两角,去天一握’也。”

  后汉建安二十年,曹操率军进击盘距于汉中的张鲁,张鲁听说阳平关已被曹操攻破,于是逃入南山,沿米仓山中小道逃至巴中。三国时,蜀汉名将张飞镇守巴西,扼米仓道之要害,确保了蜀汉东北部边境的安全。所以顾祖禹在谈到米仓道的重要性时说:“自兴元达巴州,不过五百里。达巴州,则垫江以北尽皆震动,而阆中危难,在肘腋间矣。”

  有关米仓道的古代文献记载不多,今人对它的研究,除了少量的文献之外,主要是以古道沿线的关隘题刻、出土的古代文物、古文化遗址等作为第一手材料。在米仓山南麓的南江、旺苍一带,均发现有大量的古道残留和众多遗迹。南江截贤岭上发现有“萧何追韩信到此”古石碑、南江琉璃关发现刻有“绍兴三年二月十五日,金贼犯。兴元府帅程亟趋米仓道遁入阆中”等文字的探梅石。在旺苍北部的鼓城山、南部的何家沟一带,也发现有大量的石板古道遗迹,据考此路段确系由陕西翻米仓山入川经旺苍去巴中、苍溪、阆中的要道。

  宋代米仓道另有“大竹路”一名。《太平广记·大竹路》中记有:“兴元之南有大竹路,通于巴州。其路则深壁峭岩,扪萝摸石,一上三日而达于山顶。行人止宿,则以藤蔓系腰,萦树而寝。不然,则坠于深涧,若沉黄泉也。”南宋后期至明清,米仓道行商渐少,多为走私贩盐、贩茶之小道,历代官府盘查此道甚严。明、清时此道亦设卡查禁,因此行商贩卒日少,到清代米仓道几乎荒废了。

  翠云廊  剑门蜀道的皇冠

  虽然剑门蜀道自古便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的说法,但就在这条以险恶闻名于世的古蜀道上,却有着数百里一段旖旎绝伦、绮丽多姿的古道风光,令古往今来的行人商旅心旷神怡、乃至流连忘返。这就是以“三百长程十万树”而名扬天下的“翠云廊”。翠云廊在民间被称为“皇柏大道”。古道两旁数人乃至十数人才能合抱的古柏现存有近万棵,其夹道列植,遮天蔽日,为剑门蜀道上一道最耀眼的奇观。

  翠云廊的来历大致有五种说法。最早的传说是当年秦始皇为修阿房宫,将蜀中的树木砍伐一空,后来为平息民怨,保持水土,便命人在蜀道两旁大量种植柏树,所以蜀道人家一般都称这些古柏为“皇柏”,这条古驿道又称为“皇柏大道”。另一种民间流传最广的则是“张飞柏”,传说是三国名将张飞作巴西太守时,令士卒植树以表道。第三种说法是“晋柏”。东晋元帝时,蜀道人曾在驿道两旁大量种植松柏,世称“风脉树”,以促地方上多出人才,物阜年丰。尚书郭璞为此写了《种松记》刻于碑上,今剑阁武连觉苑寺中所存之《种松记碑》,系晋碑风化剥落后,宋代大学士苏东坡重书。第四种说法是古柏栽于宋朝,仁宗皇帝诏令云:“自凤州至利州,剑门关直入益州道路,沿官道两旁,令逐铺士兵每年栽种土地所宜林木。”而年代最近的说法,则是为明代剑州知州李壁所栽。当时大规模修整驿道,以青石砌路,并于道旁倡种大量柏树。李壁在任上还频布了“禁伐令”,要求“官民相禁剪伐”。

  据近年林业部门鉴定,翠云廊古柏树龄多在450岁至500岁之间。李壁任剑州知州时,距今差不多480余年,所以第五种说法看来最接近事实。不过,前几种说法也不能断然否定。毕竟过去记载道上有十万柏树,如今只留下十分之一不到。历史的变迁难以揣测,据测量现存最老的一棵古柏树龄达两千年之久。想来李壁之所以颁布“禁伐令”,估计也有前人所栽之树被砍伐损失得太厉害的原因吧。

  翠云廊古道除有几百米的一小段在今剑阁县汉阳镇外与老川陕公路重合外,大多已湮没在剑门山区的沟壑峻岭之中。许多路段杂草丛生,无人知晓,从而得以在上世纪那段最疯狂的年月里幸存下来,实为意外之幸事。据1984年一项调查发现,翠云廊古道以剑阁州城旧址为核心,各向南、西、北三个方向幅射,形成了以剑阁为中心、囊括整个川北的道路交通网络。其南段至阆中境60公里,西段至梓潼县50公里,北段出剑门通往昭化,全长40公里。这次详查发现古道两旁尚存珍稀古柏8097株,一般树龄在四、五百年,最老的树龄高达两千年。看来,翠云廊古柏确非种植于某一两个朝代,而是自秦汉以来历代都有着“路旁植柏,以表其道”的传统遗风。

  翠云廊之得名,是因为清人乔钵所写的《翠云廊》一诗。诗中“翠云廊,苍烟护,苔滑阴雨湿衣裳,回柯垂叶凉风度”、“休道蜀道难,莫错剑门路”等句子,已经成为吟咏翠云廊的传世佳句了。

  作者手记

  阴平道几乎算不上是一条有着真正交通意义的古道,是三国后期一位杰出将领的成功冒险,才使阴平道这条本来毫不起眼的荒野险道,在一夜之间闻名天下,并且永垂青史。

  数年之前,笔者曾有缘由南向北造访了现位于青川县境内的一段阴平古道。当汽车沿着一直还算平顺的乡间公路一路扬尘,刚刚驶出阴平道上的千年古镇——青溪镇时,一座直插云端的猛恶大山便陡然扑入眼帘。我从同车的人嘴里得知,这就是当年邓艾涉险入蜀所翻越的最高处——阴平古道上赫赫有名的摩天岭;也即是《三国志》中所载邓艾“以氈自裹,推转而下”,将士们“束马悬车”、“涉于危殆”的绝险之地。

  此时已近黄昏,黯淡的天光使本来就显得惊怖险峻、崎岖异常的道路变得更加危机重重。只听得车窗外阴风呼啸顿起,四周魅影憧憧,令第一次踏上此道的我顿时胆颤心寒。好在司机老周是当地人,对这一段道路非常娴熟,所以虽涉入险地却还谈笑风生,应付自如,一路只是让我等一车人有惊无险而已。

  我们车轮下的这条简陋的山间公路,并非是为沿阴平古道奔甘南而去的。公路的尽头是著名的唐家河大熊猫自然保护区。这条为保护大熊猫专门修建的公路,只有大约二、三十里路的一段与阴平古道的线路重合,但阴平道上许多著名的古道景观,如石牛古寺、阴平山、摩天岭、落衣沟、写字崖等古代遗迹,却大多数已包含在其中了。

  当年邓艾涉险走过的这一段著名的古道险境,已划入了唐家河国家级的自然保护区,萋萋荒草早已湮没了昔日古道征战的喧沸。那人迹罕至的高山峻岭,幽壑深谷,也成了国宝大熊猫们最后的栖息地。据保护区的工作人员告诉我们,那些曾经祖祖辈辈在古道两旁艰难求生的山民们,早已迁出了这块荒僻的世居之地,定居于保护区外的乡镇。保护大熊猫是他们迁徙的一个原因;另一个更主要的原因,则是大山之上的贫瘠与荒凉。

  剑门蜀道总述

  剑门蜀道是指历史上从先秦时代一直到清末民初,以蜀都成都为起点北上通往中原腹地的一条主要通道,其中以大量开辟于悬崖绝壁的古栈道最为著名,古史中所谓“栈道千里,无所不通”,便是对剑门蜀道的典型描述。本专辑从剑门蜀道在中国古代交通史上的重要地位入手,通过人文地理的角度去探寻这条千年古道的历史脉络、人文风情与古道风光。整个系列共分九个部分,其内容主要包括开篇剑门蜀道综述、剑门蜀道与三国风云、嘉陵云栈的前世今生、踏上艰难蜀道的诗人们、蜀道上的艺术宝库、蜀道千年古镇、剑门蜀道与大唐帝国的兴衰、古道名关,等等。该系列文章通过大量生动的蜀道个人亲历、丰富的历史人文材料,以及多次深入实地的人文地理采访,为读者勾勒出了一条气势恢宏、多姿多彩、荡气回肠的千古蜀道。如果说天府之国是古人对蜀地风采的绝佳描绘的话,那么,剑门蜀道则是把锦绣天府向世界敞开的一扇最重要的门户。


1

鲜花
1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刚表态过的朋友 (2 人)

最新评论

相关分类


小黑屋|三国艺苑 ( 鲁ICP备2023037446号

鲁公网安备 37132702371524号

GMT+8, 2024-4-19 06:25 , Processed in 0.135915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