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艺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一键登录:

三国艺苑 首页 文化 查看内容

《三国演义》整理本出版70周年 人民文学出版社推出纪念版

2023-11-27 08:56| 发布者: 三国艺苑| 查看: 865| 评论: 0

摘要: 《三国演义》是长篇章回体小说的开山之作,也是中国古代历史演义小说的代表作,问世以来被读者广泛阅读,对中国人的思维、生活等多方面有着深远影响,至今仍是阅读热点之一。1953年11月,成立才两年多的人民文学出版 ...

《三国演义》是长篇章回体小说的开山之作,也是中国古代历史演义小说的代表作,问世以来被读者广泛阅读,对中国人的思维、生活等多方面有着深远影响,至今仍是阅读热点之一。

1953年11月,成立才两年多的人民文学出版社,以副牌“作家出版社”的名义出版了《三国演义》校勘、标点、注释的排印本,成为新中国第一个《三国演义》整理本。1953年《三国演义》出版后,受到读者的欢迎和检验,很快人文社就在第一版基础上进行重新整理、修订,并在1955年推出新版。随后,鉴于学术研究的深入和读者需求的变化,1973年人文社再度组织人力对《三国演义》进行了修订整理,推出第三版。1973年第三版后,人文社未再对《三国演义》整理本文字做太大改动。直至2019年,人文社组织专业力量,再次对《三国演义》校注本全面修订,推出了第四版。

1953年版《三国演义》

时光荏苒,到2023年,人文社《三国演义》整理校注本已出版七十年,一代代读者通过这个版本走进精彩纷呈的“三国”世界。书法家沈尹默先生为初版题签的“三国演义”书名,也成为大家熟悉的人文版标志。

2023年10月,人文版《三国演义》七十周年纪念版隆重推出,其文字内容与人文社通行的2019年第四版《三国演义》一致,并增加了当代画家陈全胜先生的“三国”系列插图。装帧设计方面,复古风格和创新元素结合,力图为读者朋友呈现一部精美雅致、品质优良的纪念版。

上半场对谈:《三国演义》的版本与阅读

近日,人民文学出版社在北京红楼公共藏书楼举办了《三国演义》整理本出版七十周年纪念暨纪念版分享会,邀请中国三国演义学会会长、哈尔滨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关四平,清华大学人文学院教授周绚隆,山东省文艺创作研究院研究员、画家陈全胜,国家一级演员、中央戏剧学院教授鲍国安,共聚一堂,回顾出版历程,分享阅读记忆,漫谈“三国”文化,致敬为传播经典付出辛劳的前辈学人,引导大众品读优秀传统文化经典。

《三国演义》的“四个第一”

现场访谈分为上下两部分,上半场由中国三国演义学会会长、哈尔滨师范大学文学院关四平教授和清华大学人文学院中文系周绚隆教授探讨《三国演义》的阅读与版本话题。

关四平(中国三国演义学会会长、哈尔滨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

关四平教授认为,《三国演义》在中国文学史、中国文化史的地位,可以用“四个第一”概述,一个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长篇小说;第二,是第一部长篇历史小说。第三,从成书过程来说,成书史的时间来说,它是成书第一长的小说。第四,它的文化含量和对中国文化的影响、对中国人文化心理的影响,是影响度最高的长篇小说。

下半场对谈:《三国演义》文化的传播与传承

周绚隆教授曾经在人民文学出版社工作23年,长期负责人文社古典文学图书出版。他认为,把《三国演义》作为一个文学文本来读,在整个社会的传播过程中,其价值体现在四个层面,比如中国古代对于历史的普及主要靠历史演义、历史小说,阅读《三国演义》是知识的获取;《三国演义》会提升我们文学鉴赏能力与审美能力;从青少年阅读来说,准确掌握《三国演义》中浅近的文言文语词,对孩子学习语言、提高古汉语的能力非常重要。

鲍国安:演员台词不能和原著差一个字

活动的下半场,由国家一级演员、94版《三国演义》电视剧曹操的饰演者鲍国安先生和画家、《三国演义》七十周年纪念版的插图作者陈全胜先生,一起分享《三国演义》文化的演绎和传承问题。

鲍国安(国家一级演员,中央戏剧学院教授)

陈全胜回忆了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为人文社的《三国演义》创作插图的历程。那是1984年, 陈全胜收到人民文学出版社美编室寄来的约稿信,从此便在只有一张桌子和一张行军床的小屋里开始了《三国演义》插图的创作。他从文物上捕捉时代感,比如南北朝时期的线刻、汉代画像石,最终以工笔重彩的方式完成了历史上第一套《三国演义》彩色插图。

鲍国安分享了他对于《三国演义》原著的理解和拍摄《三国演义》电视剧时的故事和体会。他表示,当年拍摄《三国演义》电视剧,王扶林导演定下的原则就是忠于原著,现场虽然不是同期录音,但是演员台词不能和原著差一个字。在谈及如何演绎曹操这个形象时,鲍国安先生表示,他经过反复研究,为曹操定下了一个贯穿全剧的动机:不择手段,完成统一,不择手段即为“奸”,完成统一则为“雄”。

“三国”故事源远流长

隋炀帝时就有关于刘备的水上杂戏

《三国演义》的史料基础中,最重要的是西晋陈寿的《三国志》和南朝宋裴松之的《三国志》注。三国故事很早就以各种形式流传,据学者考证,隋炀帝时有刘备檀溪跃马的水上杂戏,唐代有文献记载民间说唱有“死诸葛走生仲达”的故事,还有学者经常提到晚唐李商隐的《骄儿诗》中“或谑张飞胡,或笑邓艾吃”的诗句。到宋代就更为丰富,《东京梦华录》里记载,北宋时的汴梁已经出现“说三分”的专家,叫霍四究。两宋金元时期,三国故事是“讲史”类说话艺术、各种剧本的重要题材。《三国演义》的成书就是经过民间集体,比如说唱艺人、“讲史”艺人、杂剧和院本作者等等的世代累积,加上文人整理创作而成的。

《三国演义》(上下)(陈全胜插图本,七十周年纪念版)

到明代嘉靖元年,也就是1522年,《三国志通俗演义》刊刻而成,题“晋平阳侯陈寿史传,后学罗贯中编次”,这就是后来《三国演义》各种版本的祖本。罗贯中的署名也由此而来,学者一般认为,罗贯中在之前民间传说及民间艺人创作的话本、戏曲剧本等基础上,运用《三国志》和《三国志》注等史料,结合他的创作,完成了这部《三国志通俗演义》,也经常被称为《三国志演义》或《三国演义》。

《三国演义》(上下)(陈全胜插图本,七十周年纪念版)

到了清代初年,毛纶、毛宗岗父子对明代的《三国志通俗演义》加以修订,并逐回评论。他们进一步突出蜀汉的正统地位,对文字情节也做了不少改动,改善了原本松散拖沓的地方,使全书更加紧凑畅达。毛宗岗父子修订评点的《三国演义》刊行后,很快成为广泛流传的大众阅读版本,影响至今。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小黑屋|三国艺苑 ( 鲁ICP备2023037446号

鲁公网安备 37132702371524号

GMT+8, 2024-4-29 08:42 , Processed in 0.120843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