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艺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一键登录:

三国艺苑 首页 原创 谈史 查看内容

司马师为什么非要杀这个曹魏“红二代”?

2018-1-29 11:19| 发布者: 三国艺苑| 查看: 1655| 评论: 0

摘要: 夏侯玄是曹魏征南将军夏侯尚的儿子。夏侯尚是夏侯渊的侄儿,年龄应该和曹丕相仿。曹丕生于公元187年,司马懿生于公元179年,诸葛亮生于公元181年,大体上都可以算是同一辈人。所以,夏侯尚从小就和曹丕交往比较多, ...

夏侯玄是曹魏征南将军夏侯尚的儿子。

夏侯尚是夏侯渊的侄儿,年龄应该和曹丕相仿。曹丕生于公元187年,司马懿生于公元179年,诸葛亮生于公元181年,大体上都可以算是同一辈人。所以,夏侯尚从小就和曹丕交往比较多,关系也比较好,比较得曹丕的信任。

曹操平定冀州的时候,夏侯尚就已从军出征,为军司马。曹丕被确立为世子后,又成为曹丕所担任的五官中郎将的文学掾属。曹操封魏公,魏国建立,夏侯尚担任黄门侍郎。建立代郡胡族叛乱,曹操派其子曹彰率军讨伐,夏侯尚也随军出征,担任参军。

从夏侯尚早期的经历看,他和曹真、曹休一样,显然是被曹操当作后备的接班梯队进行培养的,是为曹丕培养的亲信骨干力量。

曹操死在洛阳,夏侯尚持节护丧回到邺城,就因为这个功劳被封为平陵亭侯,拜散骑常侍,也就是皇帝身边的高级侍从官。而曹操的灵柩回到邺城,举办丧事时,负责主管丧事的就是司马懿,也是曹丕当时比较信任的人。

不久后,夏侯尚又升为中领军。按照曹魏制度,中领军是宫廷禁卫军统帅。这表明曹丕对夏侯尚的信任是很不一般的。曹丕代汉成为皇帝后,又进封平陵乡侯,升任征南将军,领荆州刺史,假节都督南方诸军事。

夏侯尚上任荆州刺史时,刘备正率大军伐吴,别军出上庸,以监视曹魏的军事行动,防止曹魏从背后偷袭。之后,刘备在夷陵之战中被陆逊击败,退回白帝城,黄权所率蜀汉军队的归路被切断,被迫向曹魏投降。夏侯尚乘机进军,夺取了蜀汉的三郡九县,又被升迁为征南大将军,也就是在征南将军上加了个大字。

夏侯尚算曹氏的外围宗亲,其正室夫人是曹真的姐姐,女儿夏侯徽又嫁给了司马懿的儿子司马尚。曹真是曹丕非常信任的高级将领,也是他留给曹叡的辅政大臣之一,司马懿又是曹丕非常信任的人,也是留下给曹叡辅政的四大臣之一。夏侯尚娶曹真的姐姐,女儿又嫁给司马懿的儿子,这就是一个围绕在曹丕身边的亲信集团之间的通婚,以此来加强几个家族之间的联系,结为利益同盟,荣辱与共。

不过,夏侯尚死的早,曹丕还没去世,他就去世了。曹丕特意下诏褒奖了他,并追赠征南大将军、昌陵侯印绶。诏书说明了曹丕对他的评价,可谓对他一生的总体概括:“尚自少侍从,尽诚竭节,虽云异姓,其犹骨肉,是以入为腹心,出当爪牙。智略深敏,谋谟过人,不幸早殒,命也奈何!赠征南大将军、昌陵侯印绶。”

因为这个关系,夏侯玄的出身就是非常典型的曹魏官二代。夏侯玄出生于公元209年,夏侯尚死于公元226年,也就是说,夏侯尚死的时候,夏侯玄才只有18岁,就嗣爵成为昌陵侯。

出身显贵,少小知名,所以夏侯玄是曹魏官二代世家子弟中的名士领袖,虽然名义上他和诸葛诞、司马师并称,是公认的名士领袖。但真正称得上名士领袖,受人尊敬的,仍然是夏侯玄。小小年纪就嗣爵为侯,又被拜为散骑黄门侍郎,是皇帝的亲近侍从高官,所以夏侯玄和人交往不光要看才学、人品,还要看出身门第。要加入他的朋友圈,是不容易的。

比如钟会,也是曹魏著名的功臣官二代,也是少年成名,受到司马懿的赏识。钟会一直希望能和夏侯玄结交,但夏侯玄看不上钟会的人品,不和钟会来往。

魏明帝曹叡的皇后毛氏出身普通士族,不是一等士族,她弟弟毛曾因为她的缘故,一下子就跻身高级权贵。在一次宫廷宴会上,夏侯玄和毛曾并坐,夏侯玄就深以为耻,觉得不该和这种人为伍。毛氏深得魏明帝宠爱,魏明帝因此怀恨在心,报复夏侯玄,将他贬官为羽林监。

魏明帝死后,曹真的儿子曹爽受遗诏和司马懿共同辅政,但很快曹爽就迫使司马懿靠边站,由他独揽大权。曹爽独揽大权后,大批起用了曾在浮华案中受到打击的何晏、丁谧等人,任为腹心。夏侯玄是曹爽的姑姑的儿子,和他是表兄弟,又早早出名,所以受到曹爽的重用,很快就担任了散骑常侍、中护军。

中护军主管将官选拔,权力很大,位置也很重要。在夏侯玄之前担任中护军的是蒋济,蒋济和司马懿资历相近,在曹丕时期也曾经随军出征过,曹叡时期担任散骑常侍,护军将军,也就是中护军。但蒋济为人贪财受贿,卖官鬻爵,所以名声不太好。

曹真为了给这个重要位置安插自己人,就让蒋济改任领军将军,由夏侯玄担任中护军。夏侯玄一直以知人著称,在中护军任上进行了一些制度改革,选拔出了很多人才,后来都牧州典郡,设立的制度一直沿用到西晋初期。

曹真死后,曹魏在西线抵御诸葛亮北伐的主要统帅是司马懿,所以司马懿一直把雍凉视为自己的势力范围。为了进行利益交换,同时给司马懿的势力范围掺沙子,曹爽让夏侯玄出任征西将军,都督雍凉诸军事,而夏侯玄原来的中护军职位则让给了司马师。这显然是一次利益交换,也正是这次利益交换,让曹爽在后来的高平陵之变中处于不利局面。

但夏侯玄的军事才能显然很一般,远不如其知人论世的政治才能。曹爽让夏侯玄担任征西将军后,一方面为了建立功业树立威信,一方面也是为了通过军事行动整顿雍凉军队,主动发起了进攻蜀汉的骆谷之役。蜀汉军队列险据守,魏军被困于秦岭之中进退不能,后勤困难,后来被迫退兵,又被蜀军追击,损失不小。

曹爽在高平陵之变中决策错误,导致曹氏主要政治势力全军覆没,夏侯玄并未做出任何反抗行动。司马懿在征夏侯玄入朝担任大鸿胪时,其实是准备夏侯玄一旦起兵反抗,要通过军事行动来镇压的。但夏侯玄却没有做任何反抗,就顺从的回到了朝廷,担任名义上职位很高实际上没有政治、军事权力的大鸿胪。而夏侯渊的儿子夏侯霸则被迫逃往蜀汉。

曹氏宗亲一直受到比较严厉的防范,形同禁锢,是没有什么政治和军事实力的,掌握着军事实力的都是曹氏的外围宗亲,也就是曹真、曹休、夏侯尚、夏侯玄这样和曹魏帝系血缘疏远,不会危及皇位的人。曹爽被司马懿诛杀后,曹氏集团中声望最高的也就只有夏侯玄了。

司马懿在世时,并未对夏侯玄动手。很显然是因为,从司马懿的角度来看,如果夏侯玄要反抗,当然应该在关中拥兵反抗,回到朝廷之后,洛阳都在司马氏势力掌控之中,就算是有心反抗,也闹不出多大动静,司马懿是有把握控制他们的。

但夏侯玄对此的理解是,司马懿和夏侯尚算是故交,也就把夏侯玄当作通家少年,没有起疑心。这显然说明夏侯玄在政治斗争上非常缺乏经验,很幼稚,连最基本的政治形势都没有认识清楚。但他对司马懿死后,司马师当权,他必死无疑的结局倒是认识很清楚。

后来张缉、李丰想发动政变,诛杀司马师,以夏侯玄为大将军辅政。事情败露后,被司马师先下手为强,涉及的人全部被诛杀,并夷三族,其余亲属也被流放到乐浪郡。陈寿记载称,司马昭听到夏侯玄要被杀的消息后,曾找到司马师,“涕泣请之”,但司马师没有同意,并举了司空赵俨的葬礼上,夏侯玄晚到,所有人都起身相迎为例。不过,裴松之进行了反驳,认为夏侯玄当时在关中,不可能参加赵俨的葬礼。

即便如此,夏侯玄在当时的曹魏声望很高,很受尊重,这是确定无疑的。他也是曹氏核心集团中最后一个有反抗司马氏的声望的人,甚至张缉是齐王芳的皇后的父亲,李丰是中书令,他们计划政变后也是让夏侯玄辅政,而不是他们自己来辅政。夏侯玄死后,曹氏核心集团中就再没有能够有实力、有声望来反抗司马氏了。

在之后的淮南三叛中,王凌和诸葛诞不得不起兵反抗的原因都是,司马懿以朝廷的名义征他们入朝担任名义上威望隆重实际上没有权力的司空,迫使他们放弃兵权,他们才不得不铤而走险,起兵反抗。也就是说,王凌、母丘俭、文钦和诸葛诞发动的淮南三叛名义上是为了反抗司马氏专权,忠于曹魏,实际上自保的动机更为明显。

夏侯玄在镇守关中时,如果高平陵之变中,曹爽挟持齐王芳直奔关中,拒守潼关,至少是可以形成和司马氏对峙的局面的,就像后来北魏分裂为西魏和东魏那样。曹爽死后,如果夏侯玄有心反抗,那么同样应当在关中起兵反抗,成功的概率要比张缉、李丰的宫廷政变大很多,军事上也比淮南三叛更有利。但夏侯玄连这个勇气都没有,就束身归朝,把自己的身家性命寄托在司马氏的道德水平上,显然政治上是很幼稚的。

反过来说,曹叡死后,被寄予厚望的曹氏核心集团中,留下执掌权力的就是曹爽、夏侯玄这种政治斗争经验很少,战争经验更少,生长于富贵之中,没有经历过什么考验的官二代,怎么可能不大权旁落呢?

从另一个角度说,其实是司马氏的政治斗争搞得时间长了,疑心比较重,觉得到处都是敌人,高估了夏侯玄。以夏侯玄的整体表现来看,他其实和曹爽区别不大,放弃反抗机会,束身归朝,无非就是求个安稳,平平安安混到死就行了,并没有什么太大的野心。


本文章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网站观点。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最新评论

相关分类


小黑屋|三国艺苑 ( 鲁ICP备2023037446号

鲁公网安备 37132702371524号

GMT+8, 2024-4-26 23:15 , Processed in 0.169615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