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艺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一键登录:

三国艺苑 首页 原创 谈史 查看内容

风流成性的篡国贼曹操玩弄女人的手段

2017-1-11 15:51| 发布者: 三国艺苑| 查看: 1161| 评论: 0

摘要: 在曹操一生的关键词中,是没有爱情这个词的。因为作为三国乱世的一代枭雄,曹操是一个爱江山胜过爱美人的人。因此,他对待女人态度就只能用一个关键词来解释,那就是“玩弄”,而纵观曹操的一生,不难看出,他十分喜 ...
在曹操一生的关键词中,是没有爱情这个词的。因为作为三国乱世的一代枭雄,曹操是一个爱江山胜过爱美人的人。
因此,他对待女人态度就只能用一个关键词来解释,那就是“玩弄”,而纵观曹操的一生,不难看出,他十分喜欢玩弄女俘虏,对那些如花似玉、倾国倾城的美丽女俘更是垂涎三尺。
那么,曹操为什么对美丽女俘情有独钟?这位三国乱世的一代枭雄一生究竟玩弄了多少美丽女俘呢?
说起来,三国的历史已经尘封一千八百多年,曹操究竟曾染指多少女人?这些女人中又究竟有多少是女俘虏?如今恐怕已经无法统计。
据《三国志·后妃传》等有关史料记载,曹操最早有丁夫人、刘夫人、卞夫人,后来又有环夫人、杜夫人、秦夫人、尹夫人、王昭仪、孙姬、李姬、周姬、刘姬、宋姬、赵姬。
这些人所以能载入史册,是因为她们一共给曹操生了二十五个儿子,没生儿子的女人,当然还有许多不知名的女人,只是缺乏有关史料可查而已。
曹操生于东汉末年,这是一个天下大乱、群雄逐鹿的时代。曹操作为雄起的一方诸侯自然也参加这一场争夺天下的乱世战争中去。
因此,身为精力充沛、情欲旺盛的一军统帅在军旅之余,当然要找来一些女人以排解他征战空闲时候的寂寞,而他觉得只有玩弄敌方阵营的女人才能显示他强大的征服力量。于是,玩弄美丽女俘虏就成为了曹操军旅之余最得意的嗜好。
最有名的绯闻发生在曹操与张绣战宛城之时,宛城守将张绣打不过曹操便投降于曹操的麾下。但是,曹操却发现俘虏的阵营中,有一个十分美貌的女人,便将这个女人纳入帐中玩弄了一夜。没想到这个女人却是张绣的婶娘。
张绣倍感羞辱,便起兵反叛,竟然一举打败了曹操。不仅曹操自己中箭负伤,而且长子曹昂、侄儿曹安民、爱将典韦都在这场反叛的战乱中战死了。曹操做梦也没有想到,自己为了与一个美丽女俘的一夜春风还来得却损兵折将、大败而逃的千古笑柄。
当然,江山易改,本性难移,曹操并没有以此为鉴,在他一生戎马生涯中,一看见敌方阵营中的漂亮女人就神魂颠倒,不能自已。
曹操联合刘备在与吕布争夺徐州下邳之时,关羽曾暗恋吕布的部下秦宜禄之妻,便请求曹操在城破之后,能把这个女人赐给自己。曹操当时十分爽快地答应了。
没想到破城之后,曹操从俘虏营中发现“这个女人不寻常”,生的十分漂亮,便不顾一切竟然把这个女人纳为自己所有了。这当然正是曹操那句“我宁负天下人,也不让天下人负我”的名言最有力的印证。
其实,曹操一生最喜欢的女俘虏大概应该是他手下败将袁绍的儿媳妇甄氏。这甄氏是历史上最有名的中山美女,也是袁绍儿子袁熙的妻子。
不想正当曹操打败袁绍准备享受战利品的时候,却被他儿子曹丕捷足先登,就要到手的梦中情人突然之间成了自己的儿媳妇,这个结果成为了他的人生最大的憾事之一。
当然,他还有一个最大的遗憾,就是得不到江南的一对美女姐妹花:大乔与小乔。也正是为了俘虏这一对姐妹花,曹操悍然发动了一场历史上最为有名,也最为惨烈的赤壁之战。
赤壁之战之所以那么有名,除了它是奠定魏、蜀、吴三分天下的关键战役之外,更重要的是,它是一场被赋与浪漫传说的战役﹕曹操挥师南下,饮马长江,其主要目的除了统一天下之外,还想把当时名满天下的“江东二乔”纳为己有。
而六百多年后唐代大诗人杜牧那首有名《赤壁》诗更是把赤壁之战中曹操的目的说得更加明了:“折戟沈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其中的意思就是说,如果不是有了那一场东风给周瑜带来了方便,二乔早就被曹操深藏在他新建的铜雀台了。
“铜雀春深锁二乔”这个说法,后来经过古典名著《三国演义》第四十四回“孔明用智激周瑜,孙权决计破曹操”的渲染之后,俘虏“江东二乔”姐妹花几乎已成为曹操无可怀疑的企图。
而喜欢玩弄美丽女俘虏也就成为了曹操这位三国乱世一代枭雄荒淫无耻地摧残女性的最有力的铁证。
揭秘:曹操为什么死于洛阳却不葬于洛阳?
曹操早年是“愤青”
曹操没有了“疑冢”,还去疑谁?没有了《击鼓骂曹》,还能骂谁?我爱被“戏说”的曹操,因为它是我们的传统文化风景。我爱被“曹操墓”的“疑冢”,因为它是我们心中的文化景观。
其实,还原历史中的曹操,毁不掉“戏说”曹操的文化风景——仍可《击鼓骂曹》。找到曹操的安奉之墓,毁不掉“疑冢”根植在我们心灵深处的文化景观——仍可让“疑冢”继续存疑。但是,阴阳转化,物极必反。
当“曹操墓”以文化乃至教化的名义,被“吹”上了天,被“疑”成最受中国人关注的陵墓,甚至连秦始皇陵都莫敢与之争锋时,总会有人站出来“逞能”,去寻找曹操墓,让这个“气球”泄点儿气的。
先民塑造“疑冢”、再造曹操,是文化再造,不关科学——至于目的,不必赘言,谁都知道。而今考古确认曹操墓,就是捎带着破了“疑冢”,还是只关科学—— 至于目的,不必赘言,谁都知道。传统文化与现代科学的冲突,至少是质疑曹操墓真假风波的暴风眼之一。但是,科学摧毁不了文化,一如科学摧毁不了宗教。
再造的三国人物的忠奸义勇智仁等,近乎中国人心中的“宗教楷模”。只要心存敬天畏人,科学是摧毁不了我们的信仰的。难道因为考古确认曹操墓,我们就不读 《三国演义》,就把京剧中的白脸曹操改画为关公的红脸不成?“击鼓骂曹”娱乐曹操固然是一种快乐,了解曹操从摇篮到坟墓的一生,求知求真,也是一种快乐。 《三国志·魏书·武帝纪》写曹操,不远史实。
曹操生于“谯”、挟天子迁都于“许”、被天子封王于“邺”、最后崩于“洛”。在《三国志·魏书·武帝纪》中,作为地名,“谯”字有6,“许”16、 “邺”17、“洛”9——观乎曹操何时何因于此四地间换位,可察曹操缘何从“谯”的摇篮走入了“邺”的墓地。
在《三国志·魏书·武帝纪》中,“谯”、 “许”、“邺”、“洛”4字第一个出现的,是“谯”。“太祖武皇帝,沛国谯人也,姓曹,讳操,字孟德……(曹)嵩生太祖”——曹操生在哪里?没有交代,只 说他是曹嵩的儿子,祖籍在安徽亳县。曹操降生这年,是公元155年。
少年曹操,是个调皮捣蛋的孩子,没人觉得他有什么了不起,只有咱河南老乡——商丘的桥玄、南阳的何颙认为他非同一般,桥老先生甚至对他说:“如今天下行将大乱,不是命世之才是无济于事;将来安定天下,就靠你了。”
桥玄官居太尉,许一位顽皮孩子为忘年(桥玄比曹操大46岁),说这样的话,陡增了曹操的担当与自信。曹操一生,一直不忘桥玄的知遇之恩。每过桥玄坟墓, 他都要祭祀,并曾撰写祭文,其云:国家感念您的训诫,读书人缅怀您的教诲。我小时候登府拜访您,以顽劣的品质蒙受您的接受。
您对我褒奖称赞,就像孔子称赞 自己不如颜渊。士为知己者死,一直记在心上。您还与我从容约誓:“我死后要是你路过我的墓前,不拿一斗酒、一只鸡祭祀我,车过三步叫你肚子疼,你不要怪 我。’这是当时的玩笑话,不是至亲笃好,又怎肯说这样的话。现在祭祀您,不是怕您让我肚子疼,只是怀念旧情,悲自心起。
公元175年(熹平四年),20岁的曹操被举为孝廉,有了当官资格,并被授以“洛阳北部尉”,即一个区的公安局长——“洛”字第一次出现于《三国志·魏书·武帝纪》,曹操就干了件震动朝野的大事:将权势如日中天的大太监蹇硕的叔叔蹇图,给乱棒打死了。
“洛”字第二次出现,曹操已经35岁,时在190年,天下已经大乱:董卓挟天子自洛阳迁都长安,“卓留屯洛阳,遂焚宫室。”
接着,“邺”字第一次出现,“是时,(袁)绍屯河内(今焦作一带)……(冀州牧韩)馥在邺。”袁绍等围而不攻董卓,曹操悲愤地说:“我们举义兵除暴,现 在大军已经集结,诸位还犹豫什么?先前董卓要是听到我们起兵,还能挟天子据险而号令天下,尽管无道,却是大患;此时他焚烧洛阳,劫持天子迁都长安,天下无 不为之震惊。这是天亡董卓,一战而能救天下,机不可失呀!”
曹操部卒无几,却奋勇当先举兵挺进虎牢关,战而不利,士卒伤亡惨重,曹操被 流矢射中,战马被射杀。堂弟曹洪将马给了曹操,他这才趁着夜幕得以逃生。此前,曹操拒绝了董卓的以骁骑校尉相许的“合伙”邀请,孤身逃出洛阳(太祖乃变易 姓名,间行东归。出(虎牢)关,过中牟,为亭长所疑,执诣县,邑中或窃识之,为请得解),在开封“散家财,合义兵”,刚刚几十天。
曹操迎天子迁都于许
说曹操,质疑曹操墓,不必搞得剑拔弩张。
“赴宴的路上看见一个烤白薯摊,摊主是个三十多岁的女人,在凛冽的寒风中绽放一张笑脸,没有丝毫苦难写在脸上……隔着车窗我似乎闻见了烤白薯的香味,顾 不上待会儿的盛宴,先买一块尝鲜。我下车与摊主聊天,让她找几个热乎的,她费力地打开烤炉,从两层篦子中挑出几块烫手的放在秤上,开玩笑地说:‘这是曹操 墓旁挖的,甜得很。
’我乐了,这两天曹操墓不仅妇孺皆知,还能调侃。一个河南农村来的妇女,文化不高,生存道理却明白不少。我们优秀而苦难的民族啊,造就 了多少这样坚韧不拔的百姓,境地无论顺逆,全然一副平和心态。”
2010年1月19日,马未都先生 在博客《烤红薯》中这样写道。其实,关乎曹操墓,质疑者与坚守者的论战,说到底,不外乎就是人文战科学、关公战秦琼这档子事儿,诸方何不学学站在北京的大 街上卖烤红薯的河南村妇呢。曹操的异化、曹操的疑冢,虽系文人“加工”,本系民间“种植”。
民间已然“调侃”,文人何必再皱着眉头苦思冥想呢?河南村妇让马先生一“乐”,不知能否让马先生乃至潘伟斌们就此顿悟,就此在“拈花一笑”后有了“拈红薯一笑”。
回到《三国志·魏书·武帝纪》,“谯”第二次出现,是“太祖父嵩,去官后还谯”,说的是曹操他爹,与曹操关系不大。接下来,就是公元196年“长安乱, 天子东迁……太祖将迎天子,诸将或疑,荀彧、程昱劝之,乃遣曹洪将兵西迎,卫将军董承与袁术将苌奴拒险,洪不得进……秋七月,杨奉、韩暹以天子还洛阳,奉 别屯梁(移师开封)。
太祖遂至洛阳,卫京都,暹遁走。天子假太祖节钺,录尚书事。洛阳残破,董昭等劝太祖都许。九月,车驾出辕(少林寺北辕关)而东,以太 祖为大将军,封武平侯。”
9个“洛”字,一连出现3个,已经用去5个;“洛”字再次出现,在二十四 五年之后,即建安二十四年(219年),曹操出师关中、攻伐蜀国,“冬十月,军还洛阳。孙权遣使上书,以讨关羽自效。王自洛阳南征羽(关羽),未至,晃 (徐晃)攻羽,破之,羽走,仁(曹仁)围解。
王军摩陂(曹操挺军至河南郏县)。(建安)二十五年春正月,至洛阳。权击斩羽,传其首。庚子,王崩于洛阳,年 六十六。”在此,9个“洛”字一连出现4次,全部用完。同时,在196年“许”字第一次出现,是“董昭等劝太祖都许”。
在曹操的一生中,洛阳是他政治生命的起点(20岁就任“洛阳北部尉”),也是他政治生命的终点(66岁“王崩于洛阳”)。但是,在曹操一生,特别是戎马 30多年平定天下的进程中,洛阳只不过是他人生之旅的一个“客栈”——洛阳在他心中近乎是可有可无的,不然在曹操自建安二年至建安二十三年20多年的事业 巅峰期,《三国志·魏书·武帝纪》怎会不着一个“洛”字?
尽管曹操死在洛阳,但洛阳毕竟只是他的“客栈”。曹操不会葬身洛阳“客栈”。

本文章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网站观点。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最新评论

相关分类


小黑屋|三国艺苑 ( 鲁ICP备2023037446号

鲁公网安备 37132702371524号

GMT+8, 2024-4-28 01:58 , Processed in 0.148458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