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艺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一键登录:

三国艺苑 首页 原创 谈史 查看内容

隆中历史沿革与名人

2016-10-2 09:08| 发布者: 三国艺苑| 查看: 1458| 评论: 0|原作者: 丁宝斋 袁本清

摘要:   诸葛亮离开隆中后,他住的竹篱草庐依旧保存了下来。据南朝盛弘之《荆州记》载,诸葛亮草庐前“有井深五丈,广五尺,曰葛井。堂前有三间屋地,基址极高,云是避暑台。宅西面山临水,孔明常登之,鼓瑟为《梁父吟》 ...

  诸葛亮离开隆中后,他住的竹篱草庐依旧保存了下来。据南朝盛弘之《荆州记》载,诸葛亮草庐前“有井深五丈,广五尺,曰葛井。堂前有三间屋地,基址极高,云是避暑台。宅西面山临水,孔明常登之,鼓瑟为《梁父吟》,因名此为乐山。”诸葛亮离开隆中后,曾有一户董姓人家在草庐住过,因“家殄衰亡,后人不敢复憩焉”。

  诸葛亮离开隆中的第二年,即公元208年,襄阳被曹操占领,直到西晋统一全国为止,襄阳一直是曹操的地盘。所以,这期间隆中诸葛亮故居一直无人过问。西晋统一全国后,晋武帝司马炎屡次向臣下询问有关诸葛亮的事迹。

  晋永兴年间(公元304年—公元306年),驻守襄阳的镇南将军刘弘来到隆中凭吊诸葛亮故宅,触景生情,遂命陪他一起到隆中的镇南参军李兴写了一篇《祭诸葛丞相文》。这便是有史记载以来,隆中第一块纪念诸葛亮的碑文。这篇碑文是诸葛亮死后70年左右写的。诸葛亮的草庐由于年长日久无人居住和维修,早已颓垣断壁。因此,刘弘、李兴等人来到隆中时,所能看到的,只不过是“故墟”而已。

  东晋时期,隆中诸葛亮故居已得到重修,并兴建了纪念诸葛亮的武侯祠。东晋升平五年(公元361年),荆州刺史别驾、史学家习凿齿来到隆中,撰写了一篇《诸葛武侯故宅铭》。此时的诸葛故居,不再是50年前刘弘、李兴到隆中时看到的“故墟”一片,而是面目一新,建筑物上出现了“雕薄蔚采,鸱阑惟丰”(色彩斑斓,刻有鸱尾、鸱吻等凶禽图案的装饰物),与当时的庙宇无异。由此证明,隆中的武侯祠,始建于东晋。

  南北朝至隋朝时期,隆中诸葛亮故居及武侯祠不断得到维修。

  唐代,隆中诸葛亮故居的名气越来越大。随着唐代经济的发展,城市人口的增加和文化艺术的繁荣,以诸葛亮为题材的民间小说、市人小说、诗歌、杂戏等大量出现,诸葛亮的故事在社会各阶层中广泛流传。唐宣宗大中十年(公元856年),襄州刺史、山南东道节度使(治所在襄阳)李景让维修隆中武侯祠,并立“蜀丞相武乡忠武侯诸葛公碑”,碑文由李景让撰,无名氏篆额、碑的背面刻有唐代进士、中书舍人(朝廷内负责撰拟诏旨的高级属官)孙樵写的《刻武侯碑阴》碑文。碑文收录于《唐文粹》卷55中,碑文表达了人们对诸葛亮在治理蜀国期间的政治军事才能和忘我牺牲精神的无限崇敬,记录了后世人民群众永远怀念诸葛亮的盛况。

  唐代末年,藩镇林立。襄阳也是兵家必争之地。随着诸葛亮知名度的提高,隆中诸葛亮故居也成了兵家们祭拜的场所,祈求诸葛亮保佑自己在战争中取得胜利。这一时期,诸葛亮由武侯被封为武灵王,隆中的规格也由此进一步提高。这一时期,寓居或路过襄阳的达官贵人、文人墨客,大都要到隆中游览和拜谒诸葛亮故居。

  宋代,隆中规模又有所扩大。曾巩、王安石、苏轼等许多名人都到过隆中,记下了他们对诸葛亮的赞颂。这一时期,隆中在社会上的影响进一步扩大,诸葛亮在隆中十年的事迹,成为当时青少年就学时的典范,甚至把隆中作为诸葛亮的代名词。

  南宋是一个灾难深重的时代。诸葛亮“兴复汉室,还于旧都”的口号和他进行北伐而殉身于前线的斗争精神,正是当时人民所需要的时代精神,对于正在坚持抗战的广大军民具有极大的感召力。这一时期,隆中诸葛亮遗迹和纪念建筑的维护和管理工作也相应加强。

  元朝至正年间(公元1341年-1368年),广德寺书院迁到隆中诸葛草庐,称为隆中书院。

  隆中诸葛亮故居和武侯祠在明代曾遭到巨大破坏。明孝宗弘治二年(公元1489年),袭封襄阳王的简王朱见淑,选择隆中作为自己的墓地。他上奏皇帝,把隆中封为“藩陵”,把隆中山改为座山,与隆中山隔谷相对的山定名为面山,偏东的山定名为旗山,用以衬托作为藩陵的座山。他毁掉诸葛草庐,在隆中山左臂另建草庐。他迁走隆中书院,封山驱民,大造墓地,使原有的土木建筑,特别是两晋至唐宋时期的碑刻石铭,破坏殆尽,荡然无存。这是诸葛亮离开隆中后1200多年来,隆中遭到的最大浩劫。朱见淑死后,他的庶二子、光化王和襄阳府左长史林光请于朝,又在隆中山“左方隙地”重建武侯祠。

  明代成化年间(公元1465年-公元1467年)“隆中十景”形成。

  明嘉靖十九年(公元1540年)隆中立草庐碑,当时的著名书法家江汇题字,正面书“草庐”,背面题“龙卧处”。此碑现保存完好。

  明万历二十年(公元1529年),中宪大夫,都察院协院事左佥都御史李祯重修武侯祠,并购祠产,增建房层,立《重修碑记》一块,记载了隆中遭襄简王破坏以后的情况。碑阴刻诸葛亮画像,是我国现存最早的诸葛亮画像。

  隆中在清代经过多次维修,并有所扩建。人们在明末起义军捣毁藩陵基础上重建武侯祠庙,并在草庐原址立草庐亭,新建抱膝亭,新立“古隆中”牌坊。

  1932年,蒋介石到隆中,为隆中题写了匾额、楹联,举行祭祀仪式,拔款维修隆中古迹,新建中正亭、中正堂,重修荷花池、铜鼓台等,并立碑。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古隆中的保护管理工作得到加强。1954年、1957年、1980年、1985年先后多次对武侯祠、三顾堂、野云庵、三义殿进行了维修或翻修,为明代碑刻加修碑亭。

  1965年,董必武为隆中题词:“诸葛大名垂宇宙,隆中胜迹永清幽”。1964年郭沫若为隆中题词:“诸葛隐居隆中时,躬耕自食,足与陶渊明先后媲美。然陶令隐逸终身,而武侯则以功业自见,盖时会使然。苟陶令际遇风云,未必不能使桃花源实现于世。如武侯终身隐逸致力于诗,谅亦不逊于陶令也”。

  1984年,隆中新建了吟啸山庄、老龙洞景区建筑群。1987年,重建了隆中书院,修复了诸葛草庐。胡耀邦、李先念、赵紫阳、李鹏、万里、薄一波、姚依林、方毅、陆定一等先后游览隆中,并留名、题词或撰写楹联。

  1994年1月10日,国务院“国函〔1994〕4号”文件公布隆中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1996年11月20日,国务院“国发〔1996〕47号文件”,公布隆中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本文章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网站观点。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最新评论

相关分类


小黑屋|三国艺苑 ( 鲁ICP备2023037446号

鲁公网安备 37132702371524号

GMT+8, 2024-4-29 03:03 , Processed in 0.143445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