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艺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一键登录:

三国艺苑 首页 原创 品论 查看内容

关云长正议

2016-10-2 09:02| 发布者: 三国艺苑| 查看: 1025| 评论: 0

摘要: 在广袤的神州大地上,从东北边塞,到西南边城,从东南海疆,到青藏高原,但凡有人居住的地方,都有“关羽信仰”的存在,所谓“中原有地皆修祀,故土无人不荐香”(乔庭桂);在海外华侨、华人聚居地,以供奉关羽的庙 ...
在广袤的神州大地上,从东北边塞,到西南边城,从东南海疆,到青藏高原,但凡有人居住的地方,都有“关羽信仰”的存在,所谓“中原有地皆修祀,故土无人不荐香”(乔庭桂);在海外华侨、华人聚居地,以供奉关羽的庙宇为核心,形成中华民族的向心力和凝聚力,美国、日本、澳大利亚、新加坡、马来西亚、菲律宾、泰国、越南、缅甸等地都有供奉关羽的神祠圣庙。
    然而,关羽现在越来越受到“盛名之下,其实难副”的责难,有人甚至于认为要将其拉下神坛。一个现在看来颇有争议的历史人物,为何会受到全世界中国人、华侨、华人的如此热爱?当我们从历史的角度,平心地考察关羽,审查他配不配千载之下,血食独盛时,会发现历史上的关羽尽管性格上有缺点,但其的义、勇、风度至今仍然值得我们褒扬。

一、既有冲锋陷阵的勇力,又有指挥统帅的将略——神武过人万人敌
   关羽的勇猛是人所公认的。同时代的刘烨称关羽是“勇冠六军”,周瑜称关羽“熊虎之将”;“汉以后称勇者,必推关、张”(赵翼),南北朝以来,称道武将勇猛常以关羽拟之,如杨大眼、崔延伯、萧摩诃等(《廿二史札记》)。关羽的勇猛突出表现有二,都见于《三国志.关羽传》:其一是刺颜良于万军之中,绍诸将莫能当(至迟到南宋,人们认为袁军另一位大将文丑也是关羽所杀,见《容斋续笔.卷11》“关羽手杀袁绍二将颜良、文丑于万众之中”)。其一是刮骨疗毒,只见“臂血流离,盈于盘器,而羽割炙引酒,言笑自若”(《本传》)。
   关羽的将略同样为人所称道,可惜这一点在今天却被人们打上了问号。试看同时代的程昱称关羽是“万人之敌”(关于“万人敌”宜从《史记.项羽本纪》作通晓兵法韬略解:“‘剑一人敌,不足学,学万人敌。’于是项梁乃教籍兵法”),可见关羽的将略是被当时人所称道的。被认为是南宋第一将的岳飞,常以关羽自期,事见其孙岳珂《金陀续编》,岳飞所崇敬的当然是关公的人生大节、兵机将略,于披坚执锐、斩将夺旗则等而下之,不会推崇如许。近代史学家吕思勉在《三国史话》中说“你留心把《三国志》看,自刘备用兵以来,不分兵则已,倘使分兵,总是自己代一支,关羽代一支的,可见他有独挡一面的才略”。从上面三例看来,关羽有将略,主持荆州其事为宜,失荆州不是由于缺少指挥才能的缘故。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关羽的儒将风度。裴注引《江表传》:“好《左氏传》,讽诵略皆上口”直接是他儒雅的证明。这种军中好书的情形直与杜预、岳飞相类;这一点也是关羽成为后世武圣的一个原因。

二、忠于旧主,报效曹公,赴难死节——荡荡君子国士风
    关羽的忠义表现之一是矢志不移、心口如一。关羽与旧主刘备“恩若兄弟”,决心终身相与周旋,而下邳为何降曹原因不得而知,但在曹营中的表现“义勇之概,时时如见矣”(鲁迅):“既而辽以问羽,羽叹曰:‘吾极知曹公待我厚,然吾受刘将军厚恩,誓以共死,不可背之。吾终不留,吾要当立效以报曹公乃去。’辽以羽言报曹公,曹公义之。乃羽杀颜良,曹公知其必去,重加赏赐。羽尽封其所赐,拜书告辞,而奔先主于袁军。左右欲追之,曹公曰:‘彼各为其主,勿追也。’”(《本传》)这段材料体现出关羽对旧主刘备的忠,对曹公的义,其为人心口如一、行事之光明磊落(来去明白,尽封所赐)为人折服(陈寿以为国士之风;同时曹公的大度也栩然如生,“斯实曹公之休美”;或以为关羽这是弃力量相对小的曹操,变相地投强大的袁绍;窃以为这是对秦汉重言诺、轻生死的风俗的不理解,也小看了刘先主的得人心)。
    关羽的忠义另一个表现是贞良死节、誓死不二。临沮之役身陷绝境,面对东吴的诱降,暗为归蜀之计:“关羽还当阳,西保麦城。权使诱之。羽伪降,立幡旗为象人于城上,因遁走,兵皆解散,尚十余骑。”(《三国志.吴主传》)故后人以为忠节之楷模:“卿进无陈平归汉之智,退缺关羽殉忠之节”(《南齐书.曹虎传》)。

三、广立恩义,身后得到人民的纪念
    《三国志.陆逊传》说:“蒙曰:‘羽素勇猛,既难为敌,且已据荆州,恩信大行......’”可见关羽在荆州能够搞好军民建设,讲信义、有恩德。虽然其傲上谦下,但对百姓好,老百姓自然怀念他。至今荆、襄等地仍有他执法严明、治军严谨、与民牟利,为民做主的逸事,如:偃月堤、平头冢、马头泉、关公斩子等传说、遗迹和故事,老百姓的怀念之情溢于言表。关公赴难后,据《当阳县志》:“邦人墓祭,岁以为常”。有论者认为最初关公之奉为“祀厉”(以为功败垂成,临终满腔怨愤,防止其将怨愤散于人间故祀之),或许有道理,但这正说明百姓怜之其忠义贞良,感其生前的“恩信”,如伍子胥之祀、甘宁之祀类此。

四、关于几个相关问题的浅见
其一:启秦宜禄妻的问题
    《三国志》武帝纪和关羽传注都明确说,关羽在刘备手下与曹操围攻吕布时,多次请求破城后纳布将秦宜禄妻,后被曹操所霸占的事情。议者常以为这是关羽人格的污点,其实不然:1,在古代,特别是在军事活动中,纳人之妻女,妻女为人所纳是代表军事征服的表现,也是武力的夸耀,如何分配战利品是功绩大小的判定的主要方式。如《伊利亚特》中阿基琉斯为一妇女和阿加门农翻脸;铁木真妻子被人所虏,生子术兀,成吉思汗不以为意,他也经常虏人妻女;努尔哈赤和皇太极的好几个妻子就是俘虏所得。秦汉魏晋,包括隋唐,世俗对人之大欲还不如何防范,对女色的禁忌始自两宋。汉高祖的薄姬(文帝母)就是魏王的后宫;刘备的吴皇后先是刘瑁之妻;张飞妻夏侯氏是夏侯渊女。可见以女色为战利品是当时的一种风气,只有立了大功才有资格向主帅邀功,希望分配好的战利品。这点只能说关羽不能免俗。2,古代军事活动中的婚姻常常带有政治色彩(如孙权的进妹固好,水淹七军后的求婚),或许真的爱情来源于征服。

其二:关羽濑的问题
    《三国志.甘宁传》载甘宁以千三百兵抗关羽五千之众,关羽闻宁欬唾,不敢涉水的事。议者常以为羽之懦,其实不然。宁之名望,未若颜良;千兵虽众,未若绍诸将之善战;囊者,羽能策马刺颜良于万军中,何今徒畏区区甘宁如虎?就个人认为:1,吴人欲专美之辞,不足全信;2,这件事发生于建安二十年,孙权令吕蒙袭三郡;刘备至公安,令关羽将兵三万下益阳争之;孙权方面命鲁肃屯巴丘以拒之,又召吕蒙等协助鲁肃,兵力最少也应为三万(《三国志.吴主传》)。敌方将佐非只一人(至少肃、蒙),己方岂可呈匹夫之勇,以身犯险,纵破宁等,而南郡有失,不亦逞小勇而忘大义哉。

其三:失荆州的问题
    就个人认为关羽在失荆州中只应负部分责任:1,北伐襄樊没有错,关羽没有自作主张兴兵。这是摆脱蜀属荆州三面受敌,巩固江陵防守的重要举措,又是与攻占汉中,兵进上庸一体的北伐重要组成部分。失败的原因之一是没有区分主要敌人和次要敌人,眉毛胡子一把抓,使得敌我力量对比太大(裴注《典略》‘貉子敢尔,如使樊城拔,吾不能灭汝耶!’)。2,蜀要跨有荆益,吴要全据长江,吴对荆州志在必得。和东吴的暂时决裂是不可避免的,只是不是在这个时候,关羽没有妥善处理好怎样使这个绝裂推迟发生。《三国志.羽传》和《三国志.吕蒙传》有“据婚辱使”和“擅取湘关之米”等几件事加速了这个决裂(取米和许婚与否都不影响吴方偷袭荆州的计划出台,但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延缓其发生)。3,关羽太轻信“脆弱”的吴蜀联盟,没有正确估计时势的变化(樊城危急,魏吴和议达成;吴积极准备偷袭;关羽轻易调留守军增援围樊),“轻躁寡谋,坠吕蒙之诡计”(郭允蹈《蜀鉴》,轻躁寡谋到未必,坠魏吴双方的诡计是真)。4,蜀汉决策层没有正确做好接应后援工作,没有合理安排好人事配合集团作战(上庸房陵刘封孟达相互倾轧,不配合关羽北伐襄樊),致使关羽孤军深入,以一域抗两国。所谓“使关侯身死无孑遗,上庸覆败,徒失一方。”(《三国志·廖立传》)5,关羽所用非人,糜芳、潘浚、傅士仁虽与关羽有隙,然都是刘备亲信,具受厚遇,不图死守以待救援,而轻易献城,故说“靡自匡救,倍成奔北,自绝于人,作笑二国”(陈寿)。

    总之,关羽有义不旋踵、矢志不移、光照三分的义气;有匹马刺颜良、偏师擒于禁、威震华夏的武功,“义”“勇”两个方面是他从三国时期的“万人敌”,到“古今来名将第一奇人”,再到“三教皈依、九州隆祀”,“儒尊圣、释尊佛、道尊帝君”,从人格到神格的主要原因。
    而另一方面,他“刚而自矜”“为人强梁”在个人事业顶峰的时刻也走上了断送蜀汉事业的道路,奏响其人生的悲歌;“人物的缺点铸成了自己的悲剧”(安提戈涅),“以短取败,理数之常也”(陈寿)。
    但是我们要看到关羽所代表的积极方面,正如美国汉学家焦大卫所说:“我尊敬你们的这位大神,他应得到所有人的尊敬。他的仁义智勇,直到现在仍然有意义。仁就是爱心,义就是信誉,智就是文化,勇就是不怕困难。上帝的子民如果都能像你们的关公一样,我们的世界就会变得更美好”。
    赞曰:“剑气凌云,实曰虎臣,勇加一国,敌号万人,蜀展其翼,吴折其麟,惜乎忠勇,前后绝伦”(《武安王庙从祀赞》)


本文章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网站观点。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最新评论

相关分类

小黑屋|三国艺苑 ( 鲁ICP备2023037446号

鲁公网安备 37132702371524号

GMT+8, 2024-3-29 19:36 , Processed in 0.119954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