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艺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一键登录:

三国艺苑 首页 原创 名家 查看内容

刘备墓在奉节吗?

2016-6-24 22:10| 发布者: 三国艺苑| 查看: 1721| 评论: 0|原作者: 沈伯俊

摘要: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奉节县(白帝城所在地,原属四川省,现属重庆市)一些人士屡次撰文,声称刘备死后,葬于奉节,而成都武侯祠里的惠陵仅仅只是“衣冠冢”。尽管这一说法早已被三国史研究界的绝大多数专家所 ...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奉节县(白帝城所在地,原属四川省,现属重庆市)一些人士屡次撰文,声称刘备死后,葬于奉节,而成都武侯祠里的惠陵仅仅只是“衣冠冢”。尽管这一说法早已被三国史研究界的绝大多数专家所否定,但由于持此论者的反复宣传,并借助某些媒体的力量,它仍然在部分群体中造成了一定的疑惑。事实的真相究竟如何呢?
  我认为,刘备墓就是成都武侯祠里的惠陵,这是明明白白的事实。所谓“刘备墓在奉节”,完全是主观主义的“想当然”的产物。
  首先,《三国志·蜀书·先主传》明确记载:刘备于章武三年(223)夏四月癸巳(即四月二十四日)卒于永安(今奉节)后,“五月,梓宫自永安还成都,谥曰昭烈皇帝。秋八月,葬惠陵。”这是蜀汉朝廷要昭告天下的国家大事,也是新继位的后主刘禅必须办好的第一件大事,它关乎朝廷威信,十分庄重严肃,刘禅和总揽国政的丞相诸葛亮都绝不可能想到要说假话,也毫无隐瞒事实的必要。而且,此事由生于蜀汉后期,熟悉蜀汉史事,后又成为西晋臣子的杰出史学家陈寿写入《三国志》,他更没有任何理由隐瞒或歪曲事实。因此,《三国志》的记载是不容置疑的。《三国志·蜀书·二主妃子传》记穆皇后云:“延熙八年(245),后薨,合葬惠陵。”从另一个角度印证了《先主传》记载的可靠性。
  其次,按照古代礼制,皇帝的陵墓均置于京城附近;即使君主卒于外地,遗体也要运回陵墓安葬。刘备遗体运回成都,葬于惠陵,正是继承汉制的体现。如果将他葬于遥远偏僻、邻近吴国的永安,不仅违背了帝王的葬制,而且破坏了汉朝“以孝治天下”的传统,简直是“亡国之象”,不要说身为嫡长子的刘禅绝不可能如此,就是举国臣民肯定也无法接受,那才是难以想象的呢!
  持“奉节”说者最大的“论据”是:刘备卒于阴历四月,正是夏季,天气炎热,而永安(奉节)远离成都,如果将遗体运回成都安葬,很难保存完好,所以只能就近安葬。这种说法,严重地低估了我们的老祖宗在遗体保存方面的高超技术。早在西周时期,古人就已解决了尸体保存的难题;秦汉以来,遗体保存完好者比比皆是,举世闻名的马王堆西汉女尸,完整保存至今,就是一个突出的例子。刘备逝世在她之后约400年,有关技术当又有较大进步,为什么不能将其遗体完好地运回成都呢?尽管古人保存遗体的具体方法我们尚不清楚,但资料的散失绝不等于这种技术不存在,铁的事实是谁也无法否认的。所谓“就近安葬”说,没有任何事实依据,完全是主观揣测,实在经不起推敲。
  持“奉节”说者还有一个“根据”:某地一个刘姓家谱上有刘备葬于奉节的记载。然而,必须看到:这份家谱修于清代,距三国时期已经一千五百年左右,其间经历了多次的改朝换代和巨大的社会变迁,除了孔子、孟子等极个别特殊家族外,绝大部分家族其实都没有完整的谱牒记载。现存的家谱,大多修于明清两代(主要是清代),它们固然有重要的资料价值,但由于家族史的空白和断档甚多,而虚夸不实之风盛行,其中确实大量存在攀附名人、添枝加叶甚至胡编乱造的毛病,需要谨慎鉴别,不可盲从。对此,史学家们多有论析。所以,拿这份清代家谱与《三国志》的权威记载相比,其可靠性简直不值一驳。
  总之,“刘备墓在奉节”的说法,不是严谨的学术研究的成果,而是主观臆测的产物,根本站不住脚。
  《三国演义》第八十五回写刘备白帝城托孤后,“先主……驾崩,寿六十三岁。时章武三年夏四月二十四日也。……孔明率众官奉梓宫还成都……葬先主于惠陵。”这段叙述,与《三国志·蜀书·先主传》的记载完全吻合,表现了罗贯中尊重基本史实的创作态度。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最新评论

相关分类


小黑屋|三国艺苑 ( 鲁ICP备2023037446号

鲁公网安备 37132702371524号

GMT+8, 2024-4-24 16:25 , Processed in 0.210129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