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艺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一键登录:

三国艺苑 首页 原创 谈史 查看内容

诸葛亮开府治事后功过是非

2015-8-5 19:10| 发布者: 三国艺苑| 查看: 1186| 评论: 0

摘要:   诸葛亮,东汉末年和三国时期除曹操以外的最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军事家。他的聪明才智受到后人的尊崇,他的事功得到历史的承认。章武元年(221年)诸葛亮在帮助刘备做皇帝中起了别人无可取代的作用。刘备即帝 ...
  诸葛亮,东汉末年和三国时期除曹操以外的最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军事家。他的聪明才智受到后人的尊崇,他的事功得到历史的承认。
章武元年(221年)诸葛亮在帮助刘备做皇帝中起了别人无可取代的作用。刘备即帝位,以亮为丞相,并录尚书事,假节,共理大政。张飞死后,又兼领司隶校尉,内察中央百官,外督诸郡。权力日隆。但刘备生前,没有让诸葛亮以丞相开府治事,大政仍决于己。 
  建兴元年,刘禅即位后,诸葛亮为武乡侯,以丞相开府治事。建兴二年,又领益州牧,“政事无巨细,咸决与亮”。自此,诸葛亮开始自主治蜀,直至病故五丈原,前后历时十有二年,因而也就不能不略及到诸葛治蜀的功过是非(主要是讨论伐魏、失误、蜀汉后期人才):

续结吴好

平定内乱,安抚夷越

务农殖谷,闭关息民
史载,“魏武据中原,刘备割巴蜀,孙权尽有江东之地,三国鼎立,战争不息,魏氏(景元四年。263年)户663423,口4432881;汉昭烈章武元年,有户20万,男女90万;蜀亡时(263年),户28万,口94万,带甲将士102000,吏4万;吴赤乌三年(240年),户52万,男女230万,吴亡时(280年),户53万,吏32000,兵23万,男女230万。”[《文献通考》]
相比较:东汉桓帝永寿二年(156年),全国有户约1607万,口约5648万;至西晋太康元年(280年),平吴,全国户约246万,口约1616万。

刑法峻严

北伐曹魏
建兴四年(226年),魏国发生了重大变故,魏文帝死了,明帝初登帝位,忙于内务,吴王孙权闻曹丕死,先是亲自率兵攻江夏郡,继则以左将军诸葛瑾攻襄阳。诸葛亮认为这是北伐的好机会。于是五年(227年)三月,便率军出发,“北驻汉中”了。临发,他给刘禅上了一个长疏,这就是有名的《出师表》。
诸葛亮振兵与魏战争共有5次。
第一次,出祁山(今甘肃西和西北),先胜后败。史载,“建兴六年(228年)春,(诸葛亮)扬声由斜谷道(今陕西眉县西南)取眉(治今眉县北),使赵云、邓芝为疑军,据箕谷(今陕西汉中北)。魏大将军曹真举众拒之。亮身率诸军攻祁山,戎阵整齐,赏罚肃而号令明,南安、天水、安定三郡叛魏应亮,关中震动”从历史的记载来看,曹魏对于蜀汉的第一次北伐几乎没什么军事和思想的准备。正如《资治通鉴》所转书的那样,“始,魏以汉昭烈既死,数岁寂然无闻,是以略无备豫;而卒闻亮出,朝野恐惧,于是天水、南安、安定皆叛应亮。”可见,开局的势头不谓不好,竟然使的魏明帝不得不仓促派出兵马步骑五万,西镇长安,一命大将军曹真都督关右诸军驻眉,一命右将军张合据亮。结果是,两军刚一接触,蜀军便即一败涂地:“亮使马谡督军在前,与合战于街亭。谡违亮节度,举动失宜,大为合所破。亮拔西县千余家,还于汉中,戮谡以谢众。”[《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资治通鉴》]东路,赵云、邓芝部虽然拥众多于曹真,但也因诸葛亮的战略指导思想有误,导致诸将麻痹轻敌,失于戒备,均被曹真一举击溃[《三国志·蜀书·赵云传》说赵云、邓芝“兵弱敌强,失利于箕谷,然敛众固守,不至大败”,乃史家回护之笔。当以《汉晋春秋》所载诸葛亮语“大军在祁山、箕谷,皆多于贼”为是,并非“兵弱敌强”]
第二次,同年冬,出散关,围陈仓。据说,出征前,诸葛亮又写了第二份出师表。表中内容说明诸葛亮的心情是惶惑的,矛盾的,期于侥幸的。事实证明,诸葛亮的形势分析又是错误的。史载,蜀军第一次失败后,魏大将军曹真料定,“以亮惩于祁山,后出必从陈仓”,于是“使将军郝昭、王生守陈仓,治其城”[《三国志·魏书·曹真传》]。结果,第二年春天,诸葛亮果然围陈仓,曹真属下郝昭以千余人守陈仓,诸葛亮有数万之众,“昼夜相攻据二十余日”,伤亡惨重,终不能拔。[激战场面三国演义和史书是一样的,大家可去查考]不久粮尽,又闻曹真派出的救兵和魏明帝派出的名将张合将到,只好引军而还。还军中,取的小胜。魏将王双轻敌,率领少数骑兵追赶诸葛亮,亮与战,破斩王双。
第三次,建兴七年(229年),诸葛亮遣将军陈式(一作陈戒)攻打魏军没有正规部队驻扎而力量薄弱的武都(今甘肃成县西北)、阴平(今甘肃文县西北)。魏雍州刺史郭淮率众往救,迎击陈式,诸葛亮率兵自出,至建威(今甘肃成县西),郭淮自动退还。诸葛亮遂平武都、阴平二郡,并筑汉、乐二城。又得小胜。建兴八年(230年),魏使司马懿、张合、曹真分别由西城、子午谷、斜谷出兵,欲攻汉中,诸葛亮布兵城固、赤阪以待之。“大雨道绝,真等皆还”未战而罢。
第四次,建兴九年(231年)二月,复出祁山,以木牛运,粮尽退军。司马懿追赶至卤城,诸葛亮使魏延、高翔、吴班迎战,“大破之”。退军中,“豫令军士夹道而伏,弓弩乱发”射杀了魏国名将张合。战争取得可喜的胜利。但因都护李严运粮不继而且假传圣旨,诸葛亮撤军了。
建兴十二年(234年)春,诸葛亮第五次出兵,“悉大众由斜谷出,以流马运,据武功五丈原,与司马宣王对于谓南。”在此,他没有发动攻势,“是以分兵屯田,为久驻之基”。不幸,相持百余日,其年八月,诸葛亮染病,死于军,时年54。
诸葛亮死后,刘禅下诏,大赞其功[这个可见《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后主传》]。谓其“事临垂克”,显然是一种很不现实的夸张。

局限和失误
诸葛亮死后,蜀汉不复再振,因而诸葛亮之智能,便更加备受历史的好评
《三国志》中的大家都知道。傅玄、袁宏、张俨等人都承袭陈寿的观点[具体可见傅玄的《太平御览》、袁宏的《文选》、张俨的《墨记》]。应该说,上例各家评价,显多过誉,且有不实,但不离大谱。可是后人常嫌不够,以至将其神化。至唐,便有尚驰《诸葛武侯庙碑铭序》所说“至令官书庙食,成不刊之典,一山之内,每有风行草动,状带威神,若岁大旱,邦人祷之,能为云为雨,是谓存与没人皆福利,生死古今一也。死而不朽,反贵于生。”[《唐文粹》];吕温《诸葛武侯庙记》说,诸葛亮“大勋未集,天夺其魄。至诚无忘,炳在日月,烈气不散。长为雷雨。”[《唐文粹》];房玄龄等则对陈寿有关诸葛亮的评价,屡加鞑伐。《蜀丞相诸葛武侯祠堂碑铭》说:“陈寿之评,未极其能事......论节制之师,以进取之方,语化成之道,不其谬与!”因说,刘备“爰的武候,先定蜀土,道德城池,礼义干橹。煦物如春,化人为神......”[《唐文粹》];宋、明时期,更复神化,竟然出现了一些更加离奇的典故[清人《诸葛忠武候文集》录《蜀古迹记》《游梁杂钞》中有,就是一神仙]
但是,诸葛亮是人,不是神,所以也有人的局限和弱点。数其大者:
第一,善大谋而不谙军旅征战
就其为刘禅所作的《伐魏诏》和他的《出世表》,不难看出,他先是错误估计形势,自认为是正义之师,说什么“天命既集,人事又至,师贞势并,必无敌矣”。既而,他率步骑十数万众,以优于魏国驻守关中的兵力伐魏,但始终不能伸其志。结果,第一次出兵失败,嗣后敌方增加了兵力,己方挫伤了士气,虽然偶有小胜,但再也不能发动有规模的战争了。不仅灭魏的梦想破灭,就是犯边略地亦属困难。以后用兵,都是在尽忠王事,报答刘备的心情驱使下进行的,明知不可为而为之,耗兵损国,毫无利益,遂使蜀汉走下坡路。换言之,这场由诸葛亮主动发起的战争,伤亡甚大,得地甚少,是非常得不偿失的。
第二,执法随意
据《三国志·后主传》注引《魏氏春秋》说“初,益州从事常房行部,闻(朱)褒将有异志,收其主薄案问,杀之。褒怒,攻杀房,诬以谋反。诸葛亮诛房诸子,徒其四弟于越xi(字库中没有,只好音代)欲以安之”可见,诸葛亮在处理朱褒谋反事中,竟妄杀常房诸子是非常错误的。常房为朱褒所诬,“执政所宜澄察,安有妄杀不辜以悦奸慝?”[《三国志·蜀书·后主传》并注]
第三,处事不公,用人不明
魏延被杀,是一件历史冤案,完全是由诸葛亮一手策划的。史载“延每随亮出,辄欲请兵万人,与亮异道会于潼关......亮制而不许。延常谓亮为怯,叹恨己才用之不尽。”诸葛亮与魏延在军事战术上有分歧,因而不信任魏延。死前,他不用处于最高军事地位的魏延,而安排自己的亲信、丞相府长史扬仪主持退军事宜,令魏延断后。诸葛亮死后,扬仪秘不发丧,魏延认为“丞相新亡,吾自见在。府亲官属便可将丧还葬,吾自当率诸军击贼,云何以一人废天下之事邪?”魏延满腹牢骚,固不可取,但“何以一人废天下之事”云云颇有道理。扬仪根本不听魏延的意见“遂使欲案亮成规,诸营相次引军还”。魏延大怒,阻军后撤。丞相府的原来班底蒋琬、费纬以及董允都站在扬仪一边,“保仪疑延”。于是魏延便成了反贼,被马岱所杀,并夷三族。陈寿作《魏延传》时,明确指出“原延意不北降魏而南还者,但欲除杀仪等。平日诸将素不同,冀时论必当以代亮。本指如此,不便背叛。”另,《魏略》中也有记载,更不客气,是扬仪先诬告魏延,再引兵攻之,“延本无此心,不战军走,追而杀之”.
他缺乏识人之要,因而常有用人不明之事。这不仅表现在重用“狷狭”成性的扬仪,而且表现在错用“言过其实”的马谡。史载,诸葛亮出祁山,“时有宿将魏延、吴壹等,论者皆言以为宜令为先锋,而亮违众拔谡”[《三国志·蜀书·马谡传》]致有街亭之失,士卒离散。
第四,不重视僚属的培养,所荐非能
诸葛亮执政以后,事无巨细,咸决于己,忽视并妨碍了后继者的使用和培养。因此,及至诸葛亮死后,执政者只能是原丞相府的班底。蒋琬、费纬以及董允等,均为守成之臣,自知才能不及诸葛亮,不敢想更张之想。


以下是诸葛亮留给刘禅的人才[均出至《三国志·蜀书·“某人”传》,某人,为省略见,即为所叙之人]
蒋琬,他对魏策略“诸军屯住汉中,须吴举动,东西犄角,以乘其衅”。内无建树,外无勋功,九年而事无成。
费纬,“虽自身在外,庆赏刑威,皆遥先谘断,然后乃行,其推任如此”什么事都向刘禅请示,证明他才有所限,缺乏政治家、谋略家的能力。延熙十五年,开府,延熙十六年被魏降人郭修所杀。
董允,可惜未及有所大的成就,就先费纬而亡了。
扬仪,是个野心家,后被废为民,自杀。
姜维,诸葛亮死后,就有问题了。第一,诸将不服,姜维也觉自卑。故刘禅封了一些其他名号的大将军,所以出现了调度不灵,军事指导思想难以统一的问题,胡济、阎宇、张翼、宗预、廖化等都与他向左;第二,维非帅才,不善大谋,不善知势而用兵。频繁出兵,徒伤国力,及至敌以优势兵力来犯,遂不能支。第三,维“外宽内忌”,听不得不同意见。此可见其与张翼事、与扬戏事。第四,重己安危,私心太重,不能果断行事。阎宇和黄皓想夺他的兵权,他“亦疑之,故己危惧不复还成都”置军国大事于不顾;第五,至蜀汉亡,试图利用钟会叛魏的机会复国,少知天下势,亦乏知军之明。
陈震,为诸葛亮的“继结吴好”的政策做出了贡献,但诸葛亮死后不久,未及作为,他便死了。
向宠,迁中领军,正当可能成为军事领袖人物的时候,延熙三年“征汉嘉蛮夷,遇害”死了。
杜琼,精通儒术,蒋琬、费纬等“皆器重之”。然而“为人静默少言,阖门自守,不与世事”。延熙十三年死了,已经80多岁了。
许慈、孟光、来敏、尹默四人皆为儒者,官非政要。诸葛亮死时,都年事已高。
谯周,“研精六经,尤善书礼”“无造次辩论之才,然潜识内敏”。历史记载了他的三大事绩,一是疏谏刘禅,不要没有节制的外出游观、增广声乐、扩建后宫;二是著《仇国论》;三是劝刘禅投降魏。其“不与政事,以儒行见礼,时访大议,辄据经以对”。可见是一位儒者,基本上不具备政治家的才能。
却正,“自在内职,与宦人黄皓比屋周旋,经三十年。”
吴壹,诸葛亮死后,壹都督汉中.然而3年后就死了.
吴班,后主世,为骠骑将军,未见殊功而逝。
马忠,备说其为“复得狐笃(指马忠),此为世不乏贤也”。可惜,延熙十年,马忠也就死了。
王平,街亭之战中有功之人。“口授作书,皆有意理”,但他是“手不能书,其所识不过十字”的文盲,且“性狭侵疑,为人自轻”,自卑感很重,很难承大任。诸葛亮死后不久他就死了。
邓芝,为吴蜀联盟做出过贡献。军无大攻,年逾70,被授车骑将军,年事已高,期其大为,难矣。
张翼,是蜀汉末年可资重用的大将,然而因与姜维意见向左,受到钳制,难有作为。
宗预、廖化在蜀汉末年,都是70以上的人。正如宗预对廖化所说“吾等年逾七十,所窃已过,但少一死耳”自然不会有所作为。

本文章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网站观点。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最新评论

相关分类


小黑屋|三国艺苑 ( 鲁ICP备2023037446号

鲁公网安备 37132702371524号

GMT+8, 2024-5-16 18:14 , Processed in 0.132683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返回顶部